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再生塑料行业现状:限塑令致需求大增 有人用原生塑料代替再生塑料

 2021-04-09 01:59:56  来源:互联网 

8月14日,浙江省安吉县的最高气温升至38摄氏度,午后一波一波的热浪暑气逼人。

在安吉临港经济区临港产业园内的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华菲)的工厂里,暑天的高温下依然机器轰鸣。这里正在紧张有序地将回收的塑料瓶等废塑料加工成塑料颗粒或切片。

威立雅华菲总经理曹卫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企业再生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切片产能是每年3万吨,非PET业务的造粒产能每年2万吨。厂里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二期项目,在明年春节之前,PET切片产能有望增加到每年10万吨,非PET造粒的产能将增加到5万吨。

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文件要求,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有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尽管当前每个回收塑料瓶的价格仅0.02元左右,只有高点时期价格的1/10,但再生塑料市场却随着史上最严“限塑令”的颁布实施而走牛,价格基本达到原生塑料的两倍。为此,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虽然对外宣称自己使用的是再生塑料,实际上却在偷偷使用原生塑料进行代替。

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什么还要加大对再生塑料回收利用的投入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很显然,企业加快布局的根源,还是看好“限塑令”下再生塑料市场的前景。

再生塑料需求大增 企业春节加班赶订单

走进威立雅华菲,最引人注目的是厂房外堆积成山的塑料瓶。这些塑料瓶被挤压打包好之后运送过来,并将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最终变成塑料颗粒或切片,再包装对外销售,应用于涤纶长丝、包装塑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厂房内看到,一道道加工生产线旁边,工人们正忙碌着将加工好的塑料颗粒或切片装在一个个白色大袋子里,再由叉车运至仓库中。在仓库外面,一辆辆货车正在排队等候上货。

曹卫东介绍,企业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二期项目,在明年春节之前,PET切片产能有望增加到每年10万吨,非PET的造粒产能增加到5万吨。

“10万吨的可乐瓶是40亿个,这个很恐怖。”曹卫东说。

但现实情况是,每年全球废塑料正在快速增加,回收利用率却一直处于低位。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新塑料经济》中的调查,如今塑料的使用数量是50多年前的20倍,但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约有6300万吨废塑料需要处置,其中回收再利用的废塑料有1890万吨,占比30%,比2018年废塑料27%的总体回收利用率有所提升。

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印发,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其中一项基本要求是,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

曹卫东介绍,此前使用再生塑料作为产品包装的企业,主要位于欧美、日本等“限塑令”实施较早的地区,例如联合利华的相关产品中,有20%到100%不等添加了再生塑料产品。

随着国内“限塑令”的推进,很多大型企业也开始尝试使用再生塑料材料。今年初以来,再生塑料材料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从另一家再生塑料生产企业那里得到了印证。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赶订单,今年春节期间工厂仍然在加班生产,大年三十都没有休息,即时是国内疫情较严重的那段时间,工厂也在加紧生产。

价格现倒挂 再生塑料价格达原生塑料2倍

一个废弃塑料瓶进行回收后可以加工成塑料切片或颗粒,然后可用作原材料加工成塑料瓶。从理论上讲,塑料能实现100%的回收再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么多年以来,再生塑料的推广并不顺利。

曹卫东介绍,经过测算,再生的PET碳排放量是原生塑料的三分之一,企业通过使用再生资源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在碳减排限制和企业社会责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一些有碳减排指标要求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使用再生资源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因为通过使用再生资源,可以实现碳减排,为企业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

但和原生塑料相比,再生塑料在品质上较差,为此各大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事实上,近年来部分企业生产出来的再生塑料品质已经较为接近原生塑料。不过更重要的掣肘是:再生塑料的价格远高于原生塑料。

据了解,近年来,塑料瓶回收的价格持续走低,几年前最高的时候回收一个塑料瓶能卖到0.2元,2018年回收价格已跌至0.1元/个,2019年再下跌一半,至0.05元/个,而到目前,每个回收塑料瓶的价格仅为0.02元左右。

奇怪的是,不断走低的回收价格并没有拉低再生塑料价格。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盈创一直在做饮料瓶回收,材质主要是PET。不过虽然塑料回收的价格持续走低,但再生塑料的价格并未相应下降,而是更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常涛介绍,当前PET原生塑料的价格是每吨6000元左右,而再生塑料颗粒每吨要达到1万多元,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倒挂现象。

对此,曹卫东解释,原生塑料的主要原料是石油,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仍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约在40美元/桶左右,因此原生塑料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只有6000元/吨左右。而当国际油价处于常年均价水平时,原生塑料的价格至少是8000元左右一吨。

“原生塑料和再生塑料之间的差距一般是30%~40%,但现在几乎达到100%,不是再生切片变贵了,而是原生切片比以前便宜了。”曹卫东解释说,这也是影响了再生塑料市场使用的一个问题,因为再生塑料的价格虽然也会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但总体上更为平稳,一般维持在1万多元一吨的水平。

一位再生PET行业专家介绍,由于受到环保的压力,再生资源的价格如果比原生资源上涨30%左右,终端产品生产企业一般还是能接受的,但假设达到100%的涨幅,很多企业可能就接收不了。这也导致目前使用再生塑料的企业仍是以大企业为主,一些小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

“相信随着再生材料的普及,再生塑料使用量不断增加,价格自然会下来。”上述专家表示,但在“限塑令”推出后,市场对再生塑料的需求也出现快速增加,由于价格出现了显著的倒挂,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虽然对外宣称自己使用的是再生塑料,实际上却在偷偷使用原生塑料代替再生塑料。

但在全球限塑令趋严的背景之下,企业纷纷采用再生塑料原料生产产品的包装,市场需求很大。

上述专家表示,虽然行业内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阻力,但这主要还是缘于当前的价格倒挂太过严重,导致一些企业开始犹豫、徘徊,甚至是作假。但到最后,市场终究还是会回归到正常趋势,当再生塑料的利用未来日益规模化之后,价格肯定会逐渐回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自然就会看好这个行业,并进行投资。

并购提速 更多企业将进入塑料回收行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年曾发布报告称,全球每年超过3亿吨塑料垃圾流入环境中,对旅游和渔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各种损失约130亿美元。

常涛介绍,限塑令的初衷是先禁止一批塑料产品,比如塑料吸管等,与此同时再限制一批、可循环一批,在克服塑料带来的污染方面,这是解决污染很好的办法。

除了中国以外,欧盟、美国、日本等也都在推进实施“限塑令”,这也在塑料回收行业印发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收购案。

比如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公司近年收购塑料回收公司Synova,此举将扩大道达尔公司的塑料回收业务,并有助于控制塑料废料。泰国石化巨头因多拉玛风险投资公司宣布,将收购波兰一家塑料瓶回收公司IMP Polowat的所有股份。

记者了解到,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近几年加大了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投入,包括回收处理塑料、金属、电气电子设备等废弃物。

在塑料回收方面,威立雅通过收购、新建等方式,在全球尤其是亚洲不断新上项目。截至2019年底,威立雅在全球的塑料回收已经超过50万吨,未来两年准备把塑料回收的产能从50万吨再翻一番,达到每年处理100万吨的规模。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黄晓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白色污染”(塑料污染)是对全球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影响也最广泛的污染形式之一。国内出台的“限塑令”将有助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促进经济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他同时表示,“限塑令”限制的是使用一次性塑料,并不是禁止所有塑料产品的使用。从目前来看,加强塑料循环再利用是解决“白色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环保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要跟着国家政策的指挥棒走。‘限塑令’的出台对于很多环保行业来说是一种机会,塑料的回收利用行业是很有前景的。”黄晓军说,相信各级政府将来还会出台很多配套政策,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彪摄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