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钢铁业兼并重组时间窗口再开启 下一个是河钢和首钢?

 2021-04-09 02:00:48  来源:互联网 

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太钢集团51%股权,“亿吨宝武”目标已经实现。但疫情带来的需求回落阴影,还笼罩在钢铁行业头上。

2020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依旧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需求端整体下滑。2020年上半年钢厂库存均高于去年同期。高库存背景下,国内钢材价格低迷持续到4月底,前5月份钢材利润均低于去年同期。

今年6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指出,“推动钢铁、煤炭、电力企业兼并重组和上下游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行业安全环保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推动先进产能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

毋庸置疑,2020年钢铁行业的主旋律还是全面巩固去产能成果,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到来,而钢铁行业整体优化布局也已经进入了关键期。市场低谷期经常是兼并重组的好时机。对于钢铁行业来讲,兼并重组可能已经进入快车道。

兼并重组后的“宝武马太”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本身也是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产物。2016年12月1日成立的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超8600亿元,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9年9月19日,对马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之后其钢铁产能已近亿吨规模。

2019年中国宝武的业绩亮眼,实现钢产量9546万吨,营业总收入5522亿元,利润总额345.3亿元,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位居全球第一,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11位。

按照《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6-2021)》中提出的路线,2019-2021年,要实现钢铁产能规模提升至8000万吨至1亿吨规模。

宝武集团联合重组太钢后,旗下将囊括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3.990,-0.01, -0.25%)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重庆钢铁(1.550, -0.01, -0.64%)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大子公司,覆盖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四大区域。

2019年太钢集团的粗钢产量为1086万吨,宝武集团联合重组太钢后,二者粗钢产量合计达到10633万吨,可以说,“亿吨宝武”钢铁航母已经正式起航。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目前太钢具备年产120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此次宝武联合重组太钢,将有助于提升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助力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她认为,从产品线来看,宝武集团硅钢销量全球第一,冷轧汽车板销量全球第三,为汽车、机械、家电、能源、船舶、海洋工程、核电建设、交通等下游行业提供精品钢材。而太钢集团已形成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产品集群,重点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双相钢、耐热钢、铁路行业用钢、车轴钢等2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宝武集团与太钢的联合重组,产品线更加完善,同时增强中国宝武在不锈钢领域的综合竞争力,特色产品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将提升宝武集团在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王国清表示,对于太钢来说,在宝武集团先进管理和技术引领下,以及企业各环节有效融合的协同效应带动下,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中国宝武曾对外表示,要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以“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为使命,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形成“亿吨宝武”、“万亿营收”能力,打造若干个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的支柱产业和一批百亿级营收、十亿级利润的优秀企业。

王国清表示,中国宝武通过联合重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总量规模扩张,以此提高公司的行业话语权和综合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力图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认为,重组后,太钢集团力争5年内建设成中国宝武不锈钢产业一体化运营的旗舰平台公司、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企业。而产能规模扩张后,中国宝武在与上游铁矿石厂商的博弈中,将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材料,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钢企的盈利空间。

下一个是谁?

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按照十大钢铁企业粗钢累计产量计算,2019年钢铁产业集中度仅为36.6%,宝武联合重组太钢后,钢铁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7.7%,提升1.1个百分点。

早在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设定的总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8家。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表示,“虽然宝武联合重组太钢后,可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1.1个百分点,至37.7%,但距6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十四五”时期将是钢铁行业推进兼并重组的重要时间窗口,大型企业将继续战略布局,不断通过兼并重组、产品结构调整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和培育竞争力,实现企业在行业梯队中的占位。”

“实现2025年钢铁产业集中度达到60%目标,会有更大规模重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表示,从国际经验来说,发达国家钢铁行业普遍是前10名公司占全国产量的60%。

2019年,中国前四家钢铁集团集中度22.12%,前十家钢铁集团集中度36.82%;22家千万吨级以上钢铁集团占比仅52.38%。从日本的情况看,前两位钢铁企业日本制铁和JFE粗钢产量7903万吨,占全国比例达79.6%。而欧美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钢铁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

“不排除未来重组重庆、山东等地方钢铁企业的可能”,李锦认为,在未来一两年内,中国宝武还将继续牵头国内钢铁行业的重组整合。

李锦分析,未来中国钢铁行业可能出现“三足鼎立”格局。“东北地区以央企鞍钢为主,包括内蒙古在内;华北是河钢和首钢,这两家公司具有重组意义,但是具体实施上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没有解除,未来能否推进仍是未知数。当然,可能还存在一些地方钢铁企业不愿被重组的现象,未必行业资源都能进入三大巨头。”

他表示,钢铁产业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分量比例很大,随着中国宝武重组步伐加快,给首钢、河钢和鞍钢留下的重组机会将越来越少,这种压力有望促进东北和华北的钢铁重组进程。但他更寄希望于华北。

“河钢与首钢很可能会合并”,李锦说,“除了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及重组这个大前提,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同样是他们重组的催化剂。”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