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项目
  3. 正文

湖南28家企业承诺为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储能缘何屡成“空头支票”

 2021-04-19 15:37:07  来源:互联网 
今年3月,湖南28家企业承诺为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储能。但据记者最新了解,迄今5个多月过去了,兑现承诺者寥寥无几。

不仅湖南省要求新能源配建储能,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新能源配储能,储能配置比例在5%-20%之间。加装储能与否已经成为多地新能源能否优先并网的关键。那么,新能源项目有必要配储能吗?目前“推广不开”的症结在哪?未来合理的“新能源+储能”商业模式是什么?

新能源消纳形势严峻

数据显示,今年湖南峰谷差高达2000万千瓦,但火电标杆电价高且装机仅有2200万千瓦,调峰能力有限。尤其是在湖南省南部、西南部,新能源消纳形势并不乐观,被划分为红色预警区域,其他地区为橙色或黄色区域。在已无绿色消纳区域的情况下,湖南期待通过配备储能解决相对严峻的风电消纳形势。

“1-7月份,因为疫情影响,湖南风电大面积弃风,个别发电企业的月度弃风比例高达40%,而1-7月平均弃风比例高达20%以上,储能成为解决调峰、降低弃电的方式之一。”湖南省一位风电企业高层对记者表示,国网湖南电力公司因此要求新建新能源项目配置10%-20%的储能,否则项目可能无法并网。

针对湖南省新能源配储能进展缓慢问题,记者致函湖南省能源局、湖南省电力公司,截至发稿,均未收到任何回复。

储能建设遭遇多重难题

那么28家电源企业的承诺为何现在成了“空头支票”?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储能对湖南省发电企业来说是全新领域。目前湖南省在运储能电站3座,累计60WM,由国网投资建设运营,已租赁给不同火电企业。其他发电企业暂未涉足储能领域,均为零基础。

但据记者了解,相比于缺乏经验,没有盈利空间才是发电企业不愿配建储能的根本原因。按照湖南辅助服务市场规则,报价上限为0.5元/千瓦时,储能电站充电电量同时执行现行用电侧峰谷分时电价,储能获利空间严重不足。“峰谷差0.7元/千瓦时以上才能勉强满足投资要求,但满足此类条件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湖南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高层表示。

此外,初始投资成本偏高也是掣肘储能建设的原因。目前储能EPC中标单价比今年年初下降了23%。但是,按光伏项目装机规模20%、储能时间2小时计算,配套储能将导致企业初始投资成本提高8%-10%;对风电项目来讲,初始投资成本提高比例在15%-20%之间。

另外一个导致“新能源+储能”推广难的关键问题是,小时级的电化学储能应对弃风的作用十分有限;在大风季或连续大风日,电化学储能在风电大出力之前几个小时已快速充满,对之后的弃电无能为力,且充进去的电在连续大风日期间没有机会放出,这就导致储能电站充放电次数大为降低。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地方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一般是对容量配比提出要求。企业从利益角度考虑,肯定配置低端产品,满足要求即可,实际运行中可能也用不上几回。“这就会倒逼发电企业拿储能做敲门砖,先配足量再说,劣质低价的储能产品会流入市场,储能行业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对记者直言。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也表示,从目前市场反馈看,储能行业存在恶意低价竞争的苗头,低价形势下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让人担忧。

“新能源+储能”路在何方

问题该如何解决?

“并非每个新能源项目都必须配储能。”岳芬对记者表示,配不配储能,各地区应根据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实际,从全局的角度来评估最需要安装储能的地点和比例,这比每个项目配置储能更为有效且更节约。另外,还要考虑在成本无法向终端疏导的情况下,发电企业的承受力问题,尤其是风、光将全面迎来平价上网,项目经济收益对成本愈加敏感,在缺乏有效市场机制的情况下,让发电企业承担此成本的能力需要准确评估。

多位受访专家呼吁,应从经济性和系统实际需求等方面合理制定储能规模、容量及具体技术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

“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国内可以通过多个主体共用一套储能系统的形式,提高储能的利用率,发挥储能的多重功用价值,提高储能项目经济性。”岳芬表示,但共享储能的交易特征是1对N的关系,需要解决计量、结算,甚至是输配电价核算等问题。未来,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从允许储能系统运营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入手,使其能够参与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各类服务,使储能在为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其他渠道收益,同时应秉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将储能的成本疏导至用户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任何市场都有从建立到成熟的过程,面对目前储能市场的种种问题,既要有应对策略,也要有信心。新能源公司、储能厂家、设计院及科研机构、设备集成商、资方、行业联盟、电网公司等是利益共同体,多方合作共享未来才是破局之道。


原标题:湖南28家企业承诺为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储能,但5个多月来兑现承诺者寥寥无几—— 配储承诺缘何屡成“空头支票”

相关文章

  • 三峡新能源取得河南省卫辉市200MW光伏项目备案

    三峡新能源取得河南省卫辉市200MW光伏项目备案,4月10日,三峡新能源河南分公司在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开发的首个项目——卫辉市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取得卫辉市发改委备案。卫辉市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河南省新乡卫辉市太公镇、安都乡及狮豹头乡等乡镇,规划

    标签:
  • 凯豪达或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

    凯豪达或中标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白城风电项目储能制氢示范工程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已于近日结束,公示期为4月9日-12日。根据公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438万元;第二位的是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

    标签:
  • 7家企业已签约!贵州义龙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7家企业已签约!贵州义龙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3月29日,2021年贵州省新能源装备制造招商引资会在贵阳召开,国内外54家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的优强企业参会;3月31日,义龙新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招商推介会在兴义举行,国内近30家新能源领军企业参加,7家新能源

    标签:
  • 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目标:5年内新能源装机力争达2000万千瓦!

    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目标:5年内新能源装机力争达2000万千瓦!,4月12日,随着射阳龙源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盐城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004.76万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的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委书记戴源出席主题推介活

    标签:
  • 狂飙的一季度:央/国企“圈地”竞赛 84GW+光伏、光储、风光储项目签订

    狂飙的一季度:央/国企“圈地”竞赛 84GW+光伏、光储、风光储项目签订,2021年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正在时代机遇之下急速狂飙。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仅2021年一季度,华能、大唐、三峡、晋能、嘉寓集团、甘肃光热发电等30家企业已签约55个涉及光伏的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

    标签:
  •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海上升压站主变起吊安装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完成海上升压站主变起吊安装,4月10号晚23:30,历经2小时30分,由三峡上海院承担总承包的江苏大丰H8-2海上升压站2台主变压器顺利完成起吊安装就位作业,标志着海上升压站上部平台建造向主体结构封顶、具备出运条件迈出重要一步,为确保年底项目全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