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进度过半

 2021-04-08 19:11:55  来源:互联网 

  5日,在中国石油开放日活动现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经理罗志立郑重宣布:中俄东线管道北段工程主体焊接进度过半。这为该项泽被两国人民的跨国工程2020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工程按分段核准、分期建设,计划2019年10月北段(黑河-长岭)具备投产条件,2020年底全线建成投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我国首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沿线自然环境复杂,多年冻土、水网沼泽和林带交替分布,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都为管道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这条管道的建设将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由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成为我国首条智能管道的样板工程。

  未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与现有区域输气管网互联互通,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有效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7年12月1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长岭段)试验段暨全线加快建设动员会召开,随着中俄东线黑河—长岭段11个点段同时打火开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境内段全面加速建设。

  目前,工程投入建设人员4000余名,施工机械2000余台套,焊接管道380公里,两条横穿黑龙江江底的盾构隧道已全部贯通,讷木尔河定向穿越一次成功,北段线路工程已经完成51%,创造了管道建设的中国速度,为中俄东线按期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