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搞电动汽车需“三不主义”

 2021-04-21 05:50:58  来源:互联网 


  欲使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需坚持“三不主义”—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对电动汽车发展提出了几个问题,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并不十分明确。这本是一件极正常的事,但有人揣度是不是中央对电动汽车的态度变了,我对这种揣度不以为然。

  由于工作关系,20年前我就开始接触电动汽车项目,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曾有一位主管此方面的部长戏称我为“保守派”。现在我虽然较深地介入此项工作,但仍属于比较“持重”的一派。总结多年的经验,面对当前的情况,我更加坚定地认为,发展电动汽车应该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态度。

  看清未来不动摇

  所谓不动摇,就是要搞清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电动汽车。如果真的搞清楚了,就不会动摇,出现一会儿趋之若骛、一会儿弃如敝履的情况。

  电动汽车早已有之,1900年之时电动汽车远多于汽油汽车。所以我对把电动汽车称之为“新能源汽车”一直持保留态度。但后来,汽油机、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显示其优越性,在减轻自重、降低成本、提高续驶里程方面远远超过电动汽车,于是汽柴油机成为汽车动力的主流,而电动汽车则保留在车间、机场、车站、码头、隧道、公园等不在乎自重和续驶里程而更在乎空气质量的场所。

  我们发展电动汽车,并不是因为它在成本、自重和续驶里程等方面已经有超过汽柴油机汽车的优势,而是因为石油资源有限、终有用完的一天,应该找出能替代石油的能源,并在汽车上很好地应用。在替代石油方面,其实也不只是电动汽车,还有天然气、甲醇、乙醇、二甲醚、生物质柴油等,其中比较能广泛供应使用的是甲醇,因为它像电力一样有着与汽柴油同样广泛的生产和供应的基础。可惜现在甲醇的生产过程能耗太高,不如电动汽车现实性强。我认为,现在发展电动汽车的目标主要是做技术储备,使其性能更优秀、工艺更先进、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为将来大范围使用时做准备。

  但是如果不能客观地看清电动汽车,就会产生动摇。比如将电动汽车看成可以取巧的“机遇”,认为走电动汽车路线可以“弯道超车”。从企业来看开发电动汽车可以一举超过辛辛苦苦干汽柴油汽车还吃力不讨好的主流企业;从国家来看,可以使中国一举成名为世界汽车技术的领跑者。存此侥幸心理就会摇摆不定,在电动汽车技术看好时欣喜若狂,在发现其实电动汽车技术还有很多难题时灰心丧气。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更差,纯粹看领导眼色,领导重视时比谁都积极,领导提了几个问题,便以为风向变了,准备“闪人”。这样的人已落入“下品”,不算是动摇,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坚守过。

  坚持方向不懈怠

  所谓不懈怠,就是要积极努力,有长期踏实工作的思想准备。向历史看,二十年来,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提高了好几倍,在技术路线上发明了混合动力、插电式等等,在电机的效率与控制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向未来看,电动汽车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解决。

  汽车行业的大企业往往被指责为“崇洋媚外,专事引进”。其实这是误解。我们过去引进许多技术,是因为我们基础差,不如此不能追赶;而在中国已成为汽车产销大国的今天,面对可能作为未来方向的电动汽车,则应该坚定不移,认真研究开发,不如此无以跨越。我们应将电动汽车看作未来方向,应在此领域不懈努力,争取与国际大公司并驾齐驱,并尽可能应用混合动力技术降低油耗。

  科学发展不折腾

  所谓不折腾,却耐人寻味。什么是折腾?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是折腾。不遵循规律,不想艰苦奋斗,人海战术、拔苗助长、饮鸩止渴也是折腾。怎样才算不折腾呢?

  具体来说,比如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应该精细操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应急于扩大,也不应因为一辆电动汽车自燃而否定。再比如对于技术路线的确定,现在全世界都在探索中,根据世界汽车行业组织的观点,政府对于技术路线应该保持中立,不宜过早选定某技术路线,而否定其他技术路线。又比如政策出台,宜慎重考虑、广泛征求意见,一旦实施则需保持稳定。

  而如高铁那样,昨天报喜、今天报忧,是不是有些“折腾”呢?按照汽车产品开发的规律,周期至少为三五年,一二年看不出全部效果,但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制定政策太注重近期效果,不考虑长远目标,泻药、补药一锅熬,结果是吃死了算,等到发现政策执行过了头,然后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这不是典型的“折腾”吗?

 

相关标签
电动汽车

相关文章

  • 搞电动汽车需“三不主义”

    欲使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需坚持“三不主义”—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标签:
  • 长安纯电动车CLOVER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德国法兰克福车展9月13日开幕,作为唯一的一家参展的中国汽车整车公司,长安汽车将携三款概念车和一款量产车c201亮相车展。

    标签:
  • smart forvision亮相 昭示电动车未来整体解决方案

    2011年9月14日,在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smart forvision全新概念车亮相,该概念车由smart与化工行业最大的汽车产品供应商巴斯夫携手,显示了其在超越驱动系统的前瞻性技术领域同样发挥了领导作用。

    标签:
  • 本田计划在中国开始生产混合动力汽车

    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中国业务主管仓石诚司(Seiji Kuraishi)表示,未来两到三年,本田汽车可能在中国开始生产油电混合动力车,以重树品牌并迎合中国很快将实施的汽车节能标准。

    标签:
  • 燃料电池车前景可观 "路障"重重值得担忧

    德国时间9月11日晚8点,也就是法兰克福车展揭幕前一晚,奔驰CEO蔡澈再次在全球媒体前重申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性,他在讲话中说,量产燃料电池车是未来零排放的最理想解决方案。

    标签:
  • 4部委出题 新能源“豪杰”进京“赶考”

    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好戏连台,继“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以来,作为“2011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CIAPE)暨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的一部分,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也于9月8日隆重召开。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