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跨国巨头在华争夺新能源汽车制高点

 2021-04-21 05:53:13  来源:互联网 


  11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别开辟出新能源汽车展馆,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展馆里,参观新能源汽车的观众明显比其他馆多,整车更具有吸引力,多数观众抱着好奇的心理开始设想拥有一款纯电动汽车,并考虑使用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由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政策迟迟无法出台,短期内政府只有把节能型汽车提上鼓励日程。从多数企业长期准备来看,新能源汽车将是解决交通和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因此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

  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跨国汽车巨头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正发挥各自所长争夺制高点。

  战略:巨头们很激进

  相比前期核心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的低调,现在看来,跨国汽车巨头们在新能源汽车国产的推动上十分高调和激进。

  不久前,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首位汽车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白雷蒙就声称,“通用汽车是电气化的领袖”。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一职,是今年4月份通用汽车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国产而设的,有着深厚背影的白雷蒙成为第一任总监。资料显示,白雷蒙此前曾任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总经理和通用汽车亚太区副总裁。

  在白雷蒙主导下,通用汽车与通用电气联合就纯电动汽车设施建设进行联合开发和研究,白雷蒙也开始就上海通用未来新能源路线做出规划。

  9月底,“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一期已正式落成,该中心将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共享,整合双方的资源,不断充实上海通用汽车未来发展的绿色科技储备。

  白雷蒙对记者表示,通用汽车全球领先的动力科技与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储备,为上海通用汽车新能源产品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比之下,一直被视为“混合动力鼻祖”的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10月22日,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落户常熟,这是丰田汽车在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目前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独自建设的最大研发基地之一。

  被丰田章男誉为丰田技术部“顶尖级人物”的山科忠出任TMEC总经理,山科忠在丰田公司技术部门中,是仅次于内山田副社长的二号关键人物。丰田章男在开工仪式上称,要推进丰田环境技术的国产化研发是当务之急,该研发中心将研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在2015年左右实现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同样表现快速猛进的态势。今年年初大众汽车集团 (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博士就表示,“大众汽车电动车引进中国将分为三个阶段,大众电动车引进将包括示范阶段(2010年~2013年)、批量生产阶段(2013年~2018年)和大规模市场化阶段(2018年以后),2013年量产的电动车为朗逸电动车和高尔夫电动车,它们将分别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量产。”

  其他汽车巨头也不甘落后,福特确定将在中国推出纯电动版福克斯,加快纯电动汽车国产;日产汽车则借助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加速其电动车的本地化生产;宝马中国发布了近年来在新能源车研发与市场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透露,搭载宝马自身研发核心动力总成的ActiveE将于2012年开始实路测试;戴姆勒集团与北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拟探讨进一步技术支持和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益普索汽车研究副总监叶盛针对此现象分析称,“跨国汽车巨头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国产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有直接联系,他们会跟着国家政策走。”

  对决:用价格点战火

  跨国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汽车国产上对中国市场接边发起强烈攻势,这一现象越发凸显争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主动权的问题。

  叶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没有胜算,相反我认为外资汽车胜算更大。他们在汽车领域有着百年的技术积淀,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战略调整方面很快。”

  叶盛对此解释称,“外资企业的强大和本土汽车零部件的落后,二者差距决定了中国汽车企业难以在核心竞争力上与跨国车企相抗衡。”

  事实上,中国政府原本有意通过央企联盟承担起新能源汽车发展大任,领跑全球汽车工业,但在产品产业化推动初始阶段,跨国汽车企业展示出的技术积累和核心竞争力超出想象。

  眼下,为争夺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跨国车企也扬长避短地建立自己的联盟。据AutomotiveNews消息称,通用汽车、福特和大众汽车等7家欧美汽车巨头达成一致,意在欧美市场共同建立电动车充电国际标准。与此同时,欧洲五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奥迪、保时捷、戴姆勒-奔驰及宝马)为新能源汽车制定新一代高电压连接器接口的标准建立了一个合作联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早期新能源汽车中,核心零部件基本使用跨国汽车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以新荣威混合动力版为例,其电池为美国A123公司生产,电机则是博世公司生产。根据新荣威混合动力版生产标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零部件显然很难配套,上海汽车不得不寻求跨国企业支持。

  对此,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也承认,初期用的是国外的配套设施,同时要求配套公司在国内本地化生产,另外也在培育国内的供应商来做,关键零部件都将是本土化的。

  不过,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正面交锋即将开始,中国汽车企业将率先打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跨国巨头应对难度很大。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蒋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量产新能源汽车车价将不计入研发成本,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肯定是竭尽全力地贴近消费者。”尽管中外两方的技术路径不尽相同,但是一场争夺新能源市场的激战正在拉开序幕。

  宝马众车型亮相2011广州国际车展

  华晨宝马BMWX1首度亮相

  第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即将于11月21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宝马集团全面更新和升级的车型系列将闪亮登场。即将实现国产的华晨宝马BMWX1;采用了全新动力单元、脱胎换骨的全新BMW1系运动型两厢轿车也将首次在中国市场亮相;全新BMW5系旅行轿车将向人们展示富有品位和情趣的生活方式;作为高性能豪华轿车的典范力作,全新BMWM5将震撼登场,狂热的BMWM粉丝们有了再次欢呼雀跃的理由。

  即将于明年初在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投产的BMWX1无疑将引来广泛关注。BMWX1将是华晨宝马继BMW3系和5系之后的第三款量产车型,战略意义重大。BMWX1是世界首款,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一款紧凑型豪华多功能运动车,于2010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独特的定位、动感的外形设计、强劲的动力和卓越的操控性,BMWX1上市后立即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此外,BMW760LiV1225周年特别限量版也将亮相,全球范围内仅在中国市场限量发售50台,尽显极致风范的每台车上都有限量标识,弥足珍贵。

  进入2011年来,宝马公司销售十分火爆。前9个月,宝马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共销售BMW和MINI品牌汽车177522辆,同比增长超过45%。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新BMW5系,销量达52578辆,同比增长近90%,月均销量近6000台,同级市场份额已达到近30%。

 

相关文章

  • 跨国巨头在华争夺新能源汽车制高点

    11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别开辟出新能源汽车展馆,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展馆里,参观新能源汽车的观众明显比其他馆多,整车更具有吸引力,多数观众抱着好奇的心理开始设想拥有一款纯电动汽车,并考虑使用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标签:
  • 跨国车企缘何青睐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2011年11月1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将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的措施,并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

    标签:
  • 电动汽车掉入“高档陷阱”?

    11月9日,在非政府组织地球村主办的“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媒体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电池频繁起火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我国的电动车发展方向出现了问题。电动汽车似乎已经落入了一个“高档陷阱”。

    标签:
  • 新能源汽车传利好 锂电池概念遭热热炒

    新能源汽车传利好,受益最大的将是锂电池板块。昨天开盘后不久,动力源、亿纬锂能、比亚迪就很快冲上涨停板。之后,江苏国泰、成飞集成、德赛电池、欣旺达、路翔股份也纷纷涨停。

    标签:
  • 王传福:比亚迪犯了三大错误

    上周,比亚迪召开的沟通会上,王传福脱稿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之前犯下三个错误,我们还有三个梦想”,王传福首次对媒体道出了过去比亚迪犯下的一些错误,还有对未来的发展规划。

    标签:
  • 拯救商用车未来 天然气潜力待挖掘

    对商用车,尤其是重卡来说,节能减排最可能的技术途径就是天然气。”陕汽集团董事长方红卫这样断言。在日前举行的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他认为,电动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商用车,但是适用范围狭窄。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