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发展新能源车不能完全依赖政策

 2021-04-21 06:19:45  来源:互联网 

  最近,一些媒体热炒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要出台,但是有的报道说:“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时间的消息,向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进行求证时并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由此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延续政策是否能够如期在上半年推出依然是个问号。”最近几天,受到延续政策即将出台的影响,汽车板块呈现出良好走势,这一消息使人顿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有人要炒作新能源汽车政策。

  在原有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之后接续的政策,时过半年尚未出台,于是留下了媒体想象的空间。分析以下市场现状就可以明白,原有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可能按原来的思路继续“刻舟求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2020年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而2012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12552辆,据最乐观的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这就需要明后两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达到24万辆以上,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原来的目标之所以难以实现,就是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弯道超车”。其次是认为混合动力是过渡技术,试图在“技术上一步到位”,而现在动力电池技术尚未成熟,无法进行产业化推广。

  作为国内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企业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指导思想上其实非常明确:短期内适合于个人消费的不是电动汽车,而是插电是混合动力汽车。中汽协负责人董扬也表示,“由于纯电动汽车尚未处于成熟阶段,且价格高而且续驶里程短,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首次购车的使用需求,因此更适合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就节能效果来说,未来十年混合动力技术仍是节能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主品牌不要只盯着政策支持方向发展,应抓紧将混合动力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研发。”

  过去一段时间,强调了混合动力的节能效果,却没有宣传混合动力的环保效应。混合动力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在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汽车的热效率可提高10%以上,废气排放可改善30%以上。对国内大城市来讲,当务之急是减轻汽车带来的污染,眼下最成熟的汽车环保技术就是混合动力。在怠速和低速工况下,汽车污染程度最大,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排出的污染物最少,混合动力没有怠速,低速下基本实用电动机驱动,而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参加驱动,或者发动机以高速工况为电池充电。按照增程式混合动力的设计指导思想,在每天只行驶几十公里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完全使用电池来驱动,在环保上接近电动车的效果。另外,作为每天行驶里程相当于私人汽车十倍的出租汽车,应该首先尽快改用混合动力。


 

相关文章

  • 发展新能源车不能完全依赖政策

    最近,一些媒体热炒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要出台,但是有的报道说:“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时间的消息,向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进行求证时并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由此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延续政策是否能够如期在上半年推出依然是个问号。”

    标签:
  • 江淮王方龙:进入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

    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发管理部副部长王方龙在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顺应环境的需求。江淮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就是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阵营,并且形成十万辆的产销能力。他还表示,持之以恒地坚持技术路线、市场培育和政府示范,都是新能源汽车成功的关键因素。

    标签:
  • 新能源汽车渐行渐进 9家公司面临机遇

    2013年5月29日报道:近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撰文表示,动力电池一直是瓶颈环节,电池技术进步显著,在能够充分消耗电池的应用中,纯电动已经具备经济性。Tesla的重要启示在于松下电池价格便宜,并因能量密度提高而使续驶里程提高到480公里。

    标签:
  • 安凯客车熊良平: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建议

    2013年5月30日,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峰论坛在合肥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寻求增量突破推进存量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破冰之路”。约300位业内人士出席论坛并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安凯客车副总经理熊良平也就安凯客车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谈了自己的观点,从四个方面阐述安凯新能源的创新发展应用和一点建议。

    标签:
  • 以色列著名电动汽车厂商申请破产

    2013年5月27日消息:去年以来负面消息缠身的以色列电动汽车运营商BetterPlace公司26日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此举在以色列以及电动汽车行业引发了震动。

    标签:
  • G-BOS Ⅱ代发布 “海格智慧”再超越

    2013年5月30日报道:三年前,海格G-BOS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客车制造业的车联网元年。两年前,首届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走遍大江南北,在我国道路客运行业掀起了一股智慧运营热潮。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