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新能源汽车,其逻辑在于鼓励发展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让公众从中受益。但如果钱白花了,政策效果又没有真实显现,这钱不仅花得不值,也对不起公众。
为鼓励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从国家到地方都拿出真金白银给予补贴。针对不同车型,补贴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以6-8米客车为例,从国家到地方,每辆补贴高达50万元。虽说补助对象是消费者,但面对如此巨大诱惑,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纷纷卷入其中,以虚构销售量等方式骗补。仅去年一年,政府用于新能源车补贴额度就达到300亿元以上。这么庞大的一笔公共资金,结果却被大肆骗取,政府和纳税人岂不成了冤大头?
车企、供应商利欲熏心是问题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表明,政策本身或存在严重弊端。据报道,一些车企每年获得的新能源车补贴,竟然超过企业年净利润。如宇通客车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5.35亿元,而去年获得新能源补贴高达68.565亿元,已接近公司年净利润的两倍。补贴变成企业重要利润来源,企业难免要挖空心思,千方百计获取车补。
政府采取高额补贴,还催生出不少徒有其名的所谓新能源车生产企业。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多达169家,而2015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约30万辆,平均下来一家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2000辆。可想而知,这其中有不少企业纯粹是玩个概念,或者根本就是冲着政策补贴来的。而多数新能源车生产企业都是一窝蜂生产销售技术含量低、价格便宜的电动汽车,缺乏类似特斯拉这样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这同样说明,新能源车补贴不仅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创新作用,反而在客观上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和市场开拓能力。
那么,大幅减少补贴,就能堵住骗补漏洞吗?恐怕只能减少车企骗补的额度,而难以遏制这一现象。只要有一定利益空间,车企就有动力铤而走险。而如果补贴大幅减少,直至企业不愿冒险获得补贴,政策鼓励的效应也将大为递减,直至形同虚设。这样的话,还有必要实行补贴政策吗?
目前,国家有关部委一边对骗补现象进行严查,一边大幅削减补贴,并表示将于2020年取消新能源车补贴。实际上,与其减少,不如现在就直接取消。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新能源汽车,其逻辑在于鼓励发展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让公众从中受益。但如果钱白花了,政策效果又没有真实显现,这钱不仅花得不值,也对不起公众。
至于该如何鼓励发展新能源车,办法其实还有不少。一者,不妨从政策入手推广新能源车,比如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减少各项审批环节,给予生产企业政策优惠。再者,给钱不如给市场,让新能源车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如有的地方在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的同时,对新能源车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市民购买、使用新能源车。还有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和引进社会资本,加强新能源车配套基础设施(如充电桩)的建设,为推广新能源车开道。
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新能源汽车,其逻辑在于鼓励发展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让公众从中受益。但如果钱白花了,政策效果又没有真实显现,这钱不仅花得不值,也对不起公众。
2016年4月13日上午,阴雨蒙蒙,却沒有挡住55家网络媒体记者的采风热情。采访团一行来到被誉为“东方麦加”朝圣之地的湄洲岛,开启乘坐厦门金旅纯电动公交车游湄洲岛之旅。
在2016年的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给予天然气汽车发展法律保障与相应政策支持。结合国家天然气能源结构调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天然气汽车发展给予法律保障。告别去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创十年新低的惨淡,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1月天然气消费数据显示,天然气消费量2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6%。专家认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已经告别寒冬,正在稳步回暖。
2016年4月15-17日,2016天津国际客车、公交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比亚迪响应展会"绿色、平安、智慧、节能"主题,携K8、K9两款纯电动公交车、e5纯电动出租车、T3纯电动物流车和CPD25纯电动叉车亮相。借助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物流及仓储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拓成果,比亚迪展示了未来绿色交通运输的蓝图,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与成果,赢得了参展观众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境尴尬,刚刚在2015年创出近40万辆纪录,在新一年春天却因“骗补”调查而停滞。中国新能源汽车该往何处去?第一电动网编辑部特此发表新能源汽车“骗补”系列评论,以求凝聚共识,继续前行。此文为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