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产品的灵魂,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所在,而工匠精神则是这一切的保证。这两年,无论是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倡导,还是《大国工匠》等宣传纪录片的阐释,都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从业者应有的态度,也让“工匠”——这个离当代人渐行渐远的词,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2017年9月,在质量月之际,中通客车特别组织了本公司内的十大“中通工匠”评选,展现出新一代中通人在产品“雕琢”中的认真、投入与负责。如今,评选活动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笔者在报名者中随机抽选了三位。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发现:其实“工匠精神”并没有远离,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小年纪,大态度——“粗犷”生产中的精度与细致
在“中通工匠”众多的参选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来自制件车间1991年出生的“小员工”——王良申。虽然年轻,但这名“小员工”却不简单。2011年从技师学院毕业后,王良申从发动机罩,到车辆底架,再到全承载车架……六年多来,一直从事骨架焊接工作。现在,已是车间全承载车架格栅班班长。
在制件车间,除了焊装时飞溅的火花,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大锤凿,小锤敲”的哐哐声响。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粗犷”的生产环境里,却也处处透露着一种精度与细致。每一个间隙,每一个弧度,每一个铸件的固定点,都有着严格的尺度,它们是后道工序乃至整车精度的保证。王良申就是兼顾这种“粗犷”与“精细”的“大拿”。
▲专注,已成为中通人的一种习惯
由于全承载车架选用的都是高强度钢,王良申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焊接后变形的问题。“骨架焊接后,一般都会变形3-4mm。”王良申说,“最早的时候,我们会在变形后再进行调整,但这样费时又费力,很影响生产效率。”
有问题就要解决,王良申以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儿,通过不断地钻研、总结,逐渐总结出了“反变形工艺”,即根据焊接后变形方向及变形量的幅度大小,在焊接之前进行反变形工艺处理。如此,在焊接后能够确保在正常的尺寸或者便于调节的误差里,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骨架的牢固与稳定性。
“反变形工艺”应用的经典案例,就是在中通世嘉造型12米豪华旅游客车的前悬架焊接中。作为行业旅游市场的明星产品,上市多年来,深得用户的认可,一直活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的一线城市。这里面,其前悬架座焊接任务就是由王良申承担并负责的。他通过改变焊接顺序,同时采用对称焊接的技法,最大程度地减小了焊接变形度,为整车产品的稳固、美观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保障了车辆在市场的持续畅销。
工匠精神,不仅是经验的积累与磨练,更需要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钻研与雕琢。它无关年龄,关乎态度。王良申,正以90后特有的认真与灵性,为年青一代工匠正名。
慧眼识“症”——“多面手”的成长与收获
“围着车转一圈,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舱门。所以,舱门的间隙、平整度等必须做好完美无误,它将影响用户对整车的第一印象。” 此次“中通工匠”的候选人之一杨立明如是说。
2003年,杨立明进入中通客车,他先后在地板装配、前后围蒙皮装配、两侧蒙皮装配、舱门装配、安全门、司机门、乘客门及钣金附件等工序工作,同时他还兼具了焊工、钳工和钣金工等多个技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如今,杨立明是中通客车焊装车间舱门班班长,同时,工友们也给他起了一个亲切的外号——“舱门专家”。
▲为了最棒的客车,不差一丝一毫
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杨立明对舱门安装及修整上疑难杂症的独特见解。“舱门的安装与调整,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无论是格栅、舱门的对角线,还是零部件的精度,哪怕是半毫米的误差,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安装和平整度。”杨立明说,“我平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存在问题的舱门进行调整。”
正如上面所言,舱门调整所涉及到的点多且杂,如果不能准确找到问题点所在,可能费时费力,却也打不到最终的效果。基于自己多个工序的从业经验和细心积累,杨立明看问题也比别人更加独到,总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问题所在,并进行调整。据工友介绍,一次某订单舱门闭合不紧,工友们调整了三个小时无果,杨立明到场2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今年6月份,中通客车的一批西班牙12米旅游大巴,行李舱门为整体一片式气动平移门,单个舱门长度超过5米,重量大,双气动泵同步调整难,舱门装配班在杨立明的带领下,不断地安装调试,最终让舱门达到了最佳开启、闭合效果,赢得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
对每一份工作,都认真对待;对每一份经验,都融会贯通……杨立明在中通客车14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做好、做精任何一项你手中的工作,你终将成为一名“工匠”。
坚守最后的“防线”—— 一喷一涂尽是角度与力度的结合
在中通客车,既有杨立明这样的“多面手”,也有始终如一的坚守。涂装车间面漆喷涂工段的桑维奇,就是这样的一名员工。从1994年进入中通客车,桑维奇始终坚守在面漆喷涂工段。23年来,精湛的手工喷涂技术,早已成为一种传承。
面漆涂层不仅关系到整车的美观,更是车身防腐的最后一道防线。谈到面漆的喷涂难点和需注意点,桑维奇滔滔不绝:“要想不形成漆溜,就要保持喷枪与车身合适的角度与距离,注意漆面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闪干时间,喷涂扇面搭接要保证在1/2或2/3的幅度,不可过大或过小。另外像窗门边下沿、止口等喷涂的薄弱环节,必须特殊处理,比如先薄喷再整喷等等……”多年的经验累积,这些早已深入到他的骨子里。
▲一喷一涂,尽是角度与力度的结合
“面漆喷涂的技巧不是仅了解理论数据就可以的,必须有经验的累计,把握好相应的角度与力度。”桑维奇如是说。作为一名老员工,桑维奇多年来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把自己的经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入职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操作技巧。截止目前,其培养出来的面漆喷涂员工近百人,很多都成为各个工序的骨干。
不仅是在老带新上,在技能的小改小革上,桑维奇也是不遗余力。比如针对油箱门沾漆现象,在涂装过程中加装防碰胶条,避免了后期修补;对双层前的修补前移,提高了整车外观美观度,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他还对面漆、色漆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实行2种或多种面漆颜色一起施工喷涂的方法;另外如银粉漆发花、双层清漆和修补接口失光、市场腻子脱落等问题,都在桑维奇的积极努力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工匠精神”不仅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为整个集体奉献自己的每一分热量。在这里,桑维奇正在始终如一的坚守,为自己的下一个二十三年。
1978年的桑维奇,1983年的杨立明,1991年的王良申……他们是中通客车老中青三代普通员工的代表。在中通客车,还有无数的员工,他们或许正在走向成为这三位代表的路上,他们或许比这三位代表有着更加精彩、闪耀的成绩……无论是哪一位,中通客车的员工们都坚定地秉承着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践行着端正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中通客车的腾飞助力,为中国客车产业的发展添彩。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所在,而工匠精神则是这一切的保证。这两年,无论是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倡导,还是《大国工匠》等宣传纪录片的阐释,都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从业者应有的态度,也让“工匠”——这个离当代人渐行渐远的词,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在海拔3600米的拉萨,有一条被当地人和很多游客熟知的24路公交车。从色拉寺到哲蚌寺,串起布达拉宫、大昭寺、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等几乎所有拉萨市区著名景点,全程约21公里。
工信部日前发布第30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共有320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了申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外汽车企业将未来发展的重点聚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需求,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向更广泛、更安全、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9月23日—25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将在银川举办“新型轨道交通自主创新研讨会”。
在2017年9月9日召开的天津泰达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针对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将制订中国自己的禁燃油车时间表。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引起了各种讨论和猜想。
2017年9月20日上午,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CACSI新闻发布会暨首届新能源汽车质量论坛”于北京隆重召开,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第三年蝉联CACSI“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指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