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三问宁波氢能产业 赶超之路怎么走?

 2021-04-09 01:05:18  来源:互联网 

从事功能膜新材料研发的惠之星车间。(殷聪 摄)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氢能与燃料电池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宁波是我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氢资源,且应用前景广阔。在近日发布的《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榜单》中,宁波位列第九,成为全国氢能发展极具竞争水平和潜力的30座城市之一。

  发展氢能产业宁波有何优势?宁波氢能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突破?加快探索“氢能经济”,宁波如何后发赶超?

  一问:优势在哪里?

  富氢之城制氢规模48万吨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载体,从长远来看,可以在高碳排放的工业和电力领域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氢能燃料电池在替代燃料与零排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高海军说,从氢能资源来看,宁波发展氢能产业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宁波是一座富氢之城。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目前全市石化产业制氢规模已达到47.63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可外供副产氢约为7.23万吨/年。按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百公里耗氢1千克(200千克/辆/年)计算,可供约36.15万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

  更为重要的是,宁波装备制造业基础好,拥有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形成8个超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可为氢能装备产业发展提供雄厚的产业基础。

  此外,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港航物流产业发达,氢能在港区装卸、集疏运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空间广阔。

  宁波还拥有发达的汽车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2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400多家,产业转型升级意愿强烈,中车、吉利等龙头企业已经在氢能汽车领域开展研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除了资源禀赋出众,宁波氢能产业项目也呈现加速落地之势。去年1月,宁波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清洁能源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基地。不到一年,宁波与国电投战略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首台搭载国家电投自主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氢能公交车样车顺利下线,双方合作成立的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宁波氢能研究院、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宁波氢远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也已经揭牌运行。

  市能源局综合规划处副处长吴霞介绍,目前,宁波在氢能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其中,由宁波材料所创办的宁波索福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销售标准化电堆产品的高温燃料电池公司,在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问:有何新突破?

  20台氢能公交车有望年内上路

  虽然起步晚,但宁波氢能产业正加大油门驶入快车道。

  去年3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办事处在慈溪市滨海经济开发区的中东欧产业园揭牌。这被业界解读为宁波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此次成立的宁波办事处与随后组建的宁波绿动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及宁波氢远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肩负多项重任,其中包括推进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总装两条中试线、氢能产业基地建设、氢能交通示范与应用推广等项目实施。

  据办事处负责人杨胜介绍,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有两个,一是(金属)双极板,另一个是膜电极。组装成电堆以后,还需要配备维持电堆运转的系统,未来系统的组装线也将放在慈溪。按照计划,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总装中试线的年产能达1000台电堆,首台电堆将在7月左右下线,下半年开展小批量生产。

  “这两天,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到深夜11点,为的就是早一点把产线调试好。不过这并不容易!”杨胜说,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关键工艺、自动化的产线都需要自主研发,“但是我们有信心按期实现目标”。

  杨胜说,虽然年初首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样车已经在宁波顺利下线,但要上路跑起来还需经过多次测试,获得国家牌照,预计年底可实现氢能公交车上路目标。

  来自市能源局的消息印证了这一说法。按照年度计划,今年底我市将有20辆氢能公交车投入试运营。

  既然氢能公交车要开起来,就少不了加氢站。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正在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设施,预计未来3年,我市综合供能服务站(含加氢站)的数量会在50个左右。

  在制氢、运氢、储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方面,我市将在江北区重点开展氢能应用相关技术的研发攻关,打造氢能创新中心;在北仑区、大榭开发区等地开展加氢站示范建设,探索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港区集卡、叉车等应用示范,同时探索加氢(油、气、电)等综合建站模式,打造氢能创新应用的配套区和孵化区,重点突破化工余热与废气资源高效制取氢气等一批关键技术,将其列入宁波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等。

  研究与顾问公司TrendBank董事长兼CEO唐蔚波表示,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将有利于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石化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实现石化行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赛道上保持优势。对于正在全力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宁波而言,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既符合产业培育的导向,也是危中抢机。

  三问:如何后来居上?

  把港口作为应用突破的重点

  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氢能城市竞争力30强榜单》中,宁波因为在氢能产业发展上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位列全国第九。

  面对这份榜单,宁波氢能产业界普遍感到振奋,甚至有些惊喜。杨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在专业机构看来,宁波的综合优势比较明显。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跟其他先进城市相比,宁波在发展氢能上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迎头赶上。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今年2月,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从六个方面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不少专家提出,宁波应尽快出台更加详细的实施办法,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描绘更加详尽、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样既能避免掉入产业‘虚火’陷阱,又能抢占发展先机。”

  二是要加快加氢站的建设。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加氢站建设处于产业导入期,在燃料电池车加快推广的背景下,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全国加氢站已有50多座,预计到2025年全国加氢站总数达到300座。宁波应结合综合供能站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加速谋划布局一批加氢站。

  三是要把港口作为应用的重点。跟乘用车相比,燃料电池更适合于商用车,特别适合重载长途车。像宁波舟山港的集卡车、叉车乃至龙门吊都可以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更有利的是,港区30公里内就有金发科技、东华能源两家拥有大量副产氢的企业,经济实惠的气源有利于燃料电池迅速推广。同时,全球氢能贸易正在兴起,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发展氢能贸易的潜力很大,宁波舟山港应加快谋划布局。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研究院官万兵博士介绍,随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今年中国市场燃料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230.0MW,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上升到14.4%,成为全球主要的燃料电池生产和销售国。因此,宁波应加快培育这个产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强化产业链布局。

  “兵贵神速!南京、佛山等多地的氢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宁波应奋力赶超。”唐蔚波说,跟国内不少城市相比,宁波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都不缺,甚至更好一些。当前,新基建风起云涌,宁波一定要抓住机会,把发条上得更紧些,明确目标,加速往前冲。(记 者 易 鹤)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