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李小鹏入晋八年再返京:34年电煤经验对履新交通部意味什么

 2021-04-08 16:03:29  来源:互联网 

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免去杨传堂交通运输部部长职务,决定任命山西省原省长李小鹏为交通运输部部长。现年57岁的李小鹏,2008年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任上被调往山西政界,入晋八年再返京。

至此,李小鹏也成为了交通运输部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后的第二任部长。

“晋官难当”,但交通部长这个全新的岗位,对李小鹏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交通运输部承担起了“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新职能。

如何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海运强国、交通扶贫脱贫等,这些任务都不简单。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网约车新政将如何进一步纵深推进,是李小鹏必须解决的难题。在交通运输部的“十三五”规划中,推进落实“互联网+”重点行动和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是重点任务之一。如今,滴滴、优步中国合并是否会引发垄断问题,后续该如何监管?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面对网约车的竞争,该如何改革,份子钱下调,是否已经到位?另外,交通部“十三五”规划还提到,继续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在民间投资相对低迷的现阶段,该如何激起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这些问题,都得李小鹏一一解决。

在华能工作长达近17年

能源、电力,是李小鹏身上的重要标签。1982年从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李小鹏便进入电力行业科研院和电力企业。在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李小鹏历任系统所工程师、计划经营处副处长和电力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1991年10月,李小鹏进入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开始其在华能系统长达近17年的职业生涯。步入山西政坛后,煤炭转型、煤炭革命被反复提及。

1999年3月,李小鹏出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当年年底,出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此后,华能版图迅速扩张,除新建大量发电机组外,还先后收购了海南、澳大利亚、内蒙古、广东、新加坡等地的电力企业。电监会数据显示,2007年,华能集团资产总额达3698亿元,销售收入1155亿元,利润总额103亿元,这几项指标均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与此同时,华能集团开始积极介入煤矿、铁路、港口等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了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7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纽约、香港两地上市)以57.6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山东华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纽约上市)全体境内外股东提出全面收购。这起收购发生在华能集团旗下两家境外上市电力公司之间,交易完成后,本就规模庞大的华能国际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李小鹏因此被外界称为“亚洲电王”。

《中国新闻周刊》曾报道,华能员工评价李小鹏“在集团内为人随和,一贯行事低调”。在华能期间,李小鹏极少接受媒体专访,网上与他有关的新闻,也以会见各省政府高层、商谈合作的内容居多。

据新华网报道,华能国际有关人士也说,李小鹏在华能的时候很有钻研精神,而且很新锐,在他的办公室里有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不管去哪里出差他都带着这只箱子。

在山西时亲自“卖煤”,推动山西煤炭转型

2008年5月,李小鹏去职华能,赴任山西省委常委;2008年6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重要人事任命,李小鹏被任命为山西省副省长。他在当天简短的供职宣言中说道,“当好省长助手,当好人民公仆,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012年12月,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李小鹏代理山西省省长。2013年1月,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小鹏为山西省省长。

晋官难当。山西是中国煤炭大省,安全生产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山西省省长一职更被媒体戏称为“火山口”上的岗位。

李小鹏履新山西省代省长后尚未满一个月,山西就接连发生“12·25”吕梁山隧道爆炸事故、“12·31”长治苯胺泄漏事故、“1·7”阳煤集团瓦斯事故等5起安全生产事件。

2013年1月8日,李小鹏从长治事故处理现场赶回太原,召开山西省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表示:“短短几天时间,我省就接连发生了5起事故,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各分会场,李小鹏沉重地说,“现在我们不是从零做起的问题了,是从负做起。”

李小鹏曾形容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曾经去拜访过一个在岗位上零安全事故的退休劳模,我向他求教,他告诉我,只有每个人都把责任落到实处,用制度规范、才会更有保障。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也正是责任落实。”

除了安全生产外,山西经济、山西煤炭转型,是摆在李小鹏面前的另一个难题。赴山西后,李小鹏一直致力于扭转山西的经济结构,先后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建材等循环产业链,发展煤电一体化;大力推动煤炭消费革命、煤炭供给革命、煤炭管理革命等。

据《山西青年报》报道,2008年9月,李小鹏主抓的“煤博会”盛况空前,不仅五大电力集团的高管悉数出席,而且电力巨头与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6家重点煤企签订了从2009年至2013年总量达到11575万吨的煤炭长期供需协议。

2009年年初,李小鹏便对外明确表示:“山西今后不仅要卖煤炭,也要卖电。”当年,李小鹏不停地会见各路“财神”,游说他们把项目、资金投到山西,在重点项目、金融、旅游等各个方面进行合作。

自2012年6月起,煤炭价格步入下行通道,由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山西煤炭经济运行承受巨大的压力。2013年8月,媒体热议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也加入了“卖煤”队伍:李小鹏在北京与五大电力集团进行座谈,希望电力企业继续支持山西发展,加强与山西在低热值煤发电、煤电一体化、煤层气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构建和谐煤电关系。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有记者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李小鹏提问,“2014年,山西GDP增长只有4.9%,经济发展断崖式下滑,省长有压力吗?能睡好觉吗?”

“不睡觉怎么干活呀?”李小鹏当时说,经济的下滑难不倒山西,山西要振奋精神,全力以赴。“煤炭价格下跌压力压不垮山西人民,我们把这点压力变成动力,推动煤炭的革命,实现煤炭的兴旺发达。”他同时提到,山西很多腐败案件背后都出现了煤老板,都涉及到煤炭资源交易。煤炭资源交易由于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公开以及利润巨大,就很容易滋生腐败。

今年两会期间,李小鹏称,山西将着力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煤炭国企是改革重点,将对其进行结构性重组。

据人民日报报道,李小鹏在谈及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说,煤炭去产能涉及的转岗安置人员多、任务重。但需要转岗安置的国有煤炭企业职工不是包袱,恰恰是一笔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