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优化供应结构成供给侧改革关键

 2021-04-08 17:31:24  来源:互联网 

“煤炭必须向结构升级、安全清洁、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转型,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应该遵循政策引导和市场作用相结合,要从政府角度要进行引导,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煤炭科学院战略规划院副院长吴立新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指出,供给侧改革有望成为解决煤炭困局的关键。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通过去产能,优化供应结构,匹配社会需求。

化解过剩产能仍然艰巨

在2017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连续召开专门会议来稳定煤炭市场预期,强调要落实“放管服”要求,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并已取得积极成效。资料表明,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6897万吨,已完成年度任务的46%。

从2013年煤炭消费峰值42.44亿吨到2016年的37.83亿吨,三年间共减少了4.61亿吨煤炭消费。煤炭生产量从2013年39.74亿吨原煤,下降到2016年的34.1亿吨,三年间共减少了5.64亿吨原煤。吴立新表示,这和化解落后产能的进度比,任务仍然是长期且艰巨的。虽然目前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日前在2017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实现了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煤炭经济企稳向好。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煤炭企业去产能中煤矿人员安置、资产与债务处置难度加大。

王显政表示,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进入第二年,目前已完成全部去产能任务的近50%,进展顺利。但煤炭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税费以及采掘工程和设备更新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三供一业”等向地方移交仍然面临较大困难。此外,去产能煤矿职工安置任务越来越重,配套资金不到位,地方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少;去产能煤矿资产、债务处置政策不明确,多数企业贷款由集团公司统贷统还,随着去产能煤矿关闭数量增加,集团公司债务越来越重,经营风险加大。

《报告》指出,目前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面临职工安置困难、企业杠杆增加、负债问题突出、煤炭成本构成复杂导致降成本难度大、行业管理体制阻碍煤炭市场化进程等问题,提升行业整体科学产能水平任重道远。

人员安置是煤炭化解产能过程中广为关注的话题,去年国家设立了工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企业职工安置和就业。吴立新指出,目前煤炭企业人员安置的主要困难在于,在岗劳动力技能和技术结构比较单一,转岗困难,加之非生产人员较多,安置量比较大。同时,地方政府提供的岗位都是农垦等公益性岗位,很难满足大量的需求和高端需求。另外,目前国家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欠发的资金、欠缴社保、经济补偿和提前退养基本生活费等,转岗和岗位培训亟待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优化供应结构

吴立新指出,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要通过去产能,达到优化供应结构,匹配社会需求。

《报告》根据行政区划、煤炭地质条件、安全生产条件等因素将我国煤炭生产细分为五个区域,即:晋陕蒙宁甘区、华东区、华南区、东北区、新青区,以此为依据初步细分了“十三五”期间去产能总目标为10亿吨。其中,东北区10488万吨;华东区30975万吨;华南区22598万吨;晋陕蒙宁甘区35339万吨;新青区600万吨。

以《关于推进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实际情况。该报告指出,在标准的政策场景和煤控场景下,2020年中国煤炭科学产能比例的目标为将达到71%。2030年之后,淘汰或改造升级约20亿吨非科学产能,煤炭科学产能比例提升至100%,“十三五”期间行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目前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等政策短期内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怎样才能持续发力?该《报告》指出,在前期去产能的成果基础上,未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遵循市场机制,通过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等标准,政府引导和规范市场规则,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将破坏环境、安全隐患多、经济效益差和亏损的煤企淘汰掉,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来调整煤炭产量,减少成本高、质量差的煤矿产量。

针对此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郭中华认为,长效措施还是要看市场,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条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建立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对于近期煤价上涨的现状,郭中华表示,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看来二者关系还较为平稳。“电企和煤企总的营利水平基本上是变化很小的一个值,一个蛋糕大家能够合理划分,大家都能接受,这才是一个好的价格。”郭中华说。

“一带一路”助推企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也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重要的方向。吴立新认为,煤炭企业“走出去”虽然比其他行业起步稍晚,但也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各煤炭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加强了国内外企业合作,同时也实现了在项目上的互利共赢。

该《报告》认为,煤炭行业应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拓展煤炭企业“走出去”空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装备、服务交流合作,促进当地煤炭科学有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拓展煤炭企业“走出去”空间,赢得国际市场上利益相关方的更多信赖。

以投融资和股权买卖等资本运营为例,煤炭企业可以从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进行布局,开展合作经营,或形成战略联盟。同时,也可以进行贸易布局,关注煤炭出口国和煤炭进口国来参与全球煤炭市场贸易分工。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