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石油贸易中的民企角色之变:国企垄断围墙被打破

 2021-04-08 18:19:37  来源:互联网 

石油贸易中的民企角色之变

继基础电信业务加速向民资开放后,原油贸易中民营企业的角色也得到进一步稳固和强化。在11月23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守文透露,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原油进口经营体制。目前已有17家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获得了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中国民营企业开始成为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活跃而重要的参与力量。

20多年民资突围路

目前我国石油进出口采取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两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贸易一直由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更名,以下简称“中化集团”)独家经营。1998年,作为中石油、中石化控股全资子公司的联合石油、联合石化逐步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同时我国石油进出口从过去的独家专营,逐步发展到由5家国营贸易企业和数百家非国营贸易企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现阶段,我国的原油国营贸易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没有数量限制。据悉,目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珠海振戎公司和中化集团在内的5家央企能够从事原油国营贸易进口,而这5家企业所控制的国营贸易进口量也占了整个原油进口总量的绝大多数。

而对于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参与的原油非国营贸易部分,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进口配额管理制度,企业进口资格由商务部审批,配额由商务部分配。

2015年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拥有进出口经营资质和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原油加工企业,符合能耗、质量、环保、安全、仓储等资质条件,可以申请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这将使得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进一步获得原油进口权。当年,民企原油进口配额出现明显提升,增长到3760万吨,去年,这一数据更是飙升至8760万吨,同比涨幅达133%。我国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原油进口资质的趋势不言而喻,为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做铺垫。

民营话语权渐强

尽管央企在原油进口中的“主角”地位短时间内难撼动,但随着进口允许量逐年大幅提高,民企在油气行业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强化。根据海关总署数据,去年我国原油进口3.81亿吨,而商务部划定的当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8760万吨,这意味着,有超20%的原油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入国内消费市场。而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明年该进口允许量将升至1.42亿吨,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在这20%中,地方民营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表示,由于资金相对充沛,目前我国民营原油炼厂装备先进、规模加大,且通过相互间上下游紧密合作,打通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成品涵盖柴油、汽油等成品油,以及乙烯、丙烯等化工品。

在成品油方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称,相较于向“三桶油”购买原油,国际市场上的选择更多、价格更低且灵活,民营企业可以选择在国际原油价格较低时大量买进,较高时暂停进口,借助价差生产的柴汽油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能在国内市场与“三桶油”形成竞争。

尽管国内石油产业市场化进展相对较快,但业界仍有呼吁进一步放开管制的呼声。国内最大的民营炼油企业山东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就曾公开呼吁相关部门摒弃配额制这种管理方式,给予民营企业“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更多支持。对此,林伯强表示,多年来有关民营炼油企业税收缴纳、油品质量的负面传言不断,配额发放等行政手段事实上被视为对这些企业的一种约束,“如果这些企业确实不能善尽社会责任,那么这类约束就有存在甚至加强的道理;如果企业能够澄清这些负面传言,那么应该站出来说清楚,争取完全‘松绑’”。

国企垄断围墙被打破

深化原油进口体制改革,仅是我国推进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的一个缩影。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电信、铁路、天然气等领域改革速率同样可观。

例如在电信领域,上周工信部等1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范围等。在业内看来,将基础电信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对民间资本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活电信资源,提高电信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电信企业服务成本,也能惠及消费者。

而在交通领域,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已经开启了三步走的改革战略,此前,民营企业已经深入参与到了铁总的改革之中,其中,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已经正式签约,即将落地。

“实际上,除了石油生产,相关部门还在推进电力、天然气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林伯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电力市场上游已经完全放开,仅在输配电环节还有一些硬骨头要啃,考虑到电力行业技术门槛、资金门槛较高,垄断时间也较久,完全放开还需要一定时间。韩晓平则指出,天然气领域改革稍显滞后,地下储蓄库建设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导致了今年冬天部分“煤改气”地区出现了“无气可用”的尴尬,“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引导民资更多涉入,包括参与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建设、直接向国际市场购气等,相信假以时日,改革也将收到成效”。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