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动力电池繁荣背后的隐忧

 2021-04-08 18:21:10  来源:互联网 

  “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70万辆左右,占全部汽车产销比例有望达到2.4%-2.5%。”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在日前召开的2017第二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暨第三届中国电池行业智能制造研讨会上说。

  新能源汽车发展催生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据吴卫介绍,我国已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动力电池驱动系统的企业,有了不断发展的充电服务体系、行业技术服务检测认证平台以及运行监控数据系统,且在这些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繁荣背后也透露着隐忧:企业智能制造能力不足、成本上挤下压、库存严重、政策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阻力。

  产业规模领先全球

  “从产业规模来看,从去年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近70%,全球动力电池前10家,中国占据7家,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高级顾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如是说。

  尽管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看来,2017年整个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却是“跌宕起伏”。这主要体现在,今年初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重审影响,一季度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忙于产品调整,尤其是后者在产线、技术、工艺、产品规格等方面调整幅度很大。

  在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的良好预期下,动力电池领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数据统计,上半年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项目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规模的扩张,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据刘彦龙介绍,“电池能量密度在近5年中几乎年均提升10%以上,现在很多龙头企业产业化规模生产的电池能量密度已经在180Wh/kg、200Wh/kg甚至接近220Wh/kg。”

  技术进步和规模生产下,动力电池价格也步入快速下降通道。据介绍,近5年电池价格的年均降速达到了10%—15%。“此外,我国在动力电池行业拥有配套齐全的产业链,从电池核心材料来看,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三元,负极材料如人造石墨、天然石等四大核心材料都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这对提升竞争力,尤其是降成本大有裨益。”刘彦龙坦言。

  产能过剩、利润压缩

  虽然动力电池成投资沃土,但在这轮资本热潮中还需保持冷静。“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投资火热,很多资金想进入,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背后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裕生直言,“目前动力电池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库存,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量累计达到了31.5Gwh,而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装机量仅为14.7Gwh左右。

  “此外去年底动力电池规范中提高产能门槛,也促使大批动力电池企业扩张产能,预计今年底,动力电池整体产能有望达到228Gwh,比去年增长125%,将进一步造成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刘彦龙担忧。

  产能扩张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利润压缩。在买方市场下,行业竞争激烈,“很多企业不得不压价销售,这种资金压力超出了整个行业的承受水平,势必会引发严重后果。”刘彦龙进一步表示。此外,今年以来动力电池行业受两头挤压——一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整车厂最直接的降成本途径是降低动力电池的采购成本;一头是上游材料碳酸锂、钴原料价格持续看涨,利润空间正在一点点被吞噬。

  多位与会人士还在会上表示,未来动力电池行业还应在制造能力、管理水平、安全方面不断提升。“在智能制造方面,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现在刚刚是从过去的手工半自动化开始向自动化转变,但离智能制造还有很大距离;在管理水平方面,我国与日韩和德国的企业也还有不小差距;另外强化安全关切,要从国家、行业以及企业层面重视安全。”方建华补充说。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伴随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接近50%,前10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75%。一线企业正通过技术优势逐渐蚕食市场份额,而二三线企业低端产能面临被淘汰危机。扶优扶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国家主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提出的产业要求。

  刘彦龙判断,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将大部分产能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而其他产能占比较分散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整车企业需要调整,动力电池企业也需要调整,无论是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还是同大企业重组或者进入其他更细分的市场,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开始有所考虑和谋划。”刘彦龙建议,“企业要积极主动转变发展方式,要从产能扩张转到提质增效上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自动化和管理规范化,加快实现电池智能制造。”

  吴卫则建议,“动力电池企业要注重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延伸,一要跟汽车企业有更深度、更紧密、更关联的合作及参与,还要与能源企业有更深度、更广泛、多种形式的合作,最终把有产品技术竞争力的电池企业转变为有服务和相关产业发展能力的企业。”

  政策稳定性也成为与会人士的共同呼吁。自2009年以来,补贴和政府财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推动了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应频繁调整,技术条件调整以后,所有配套实验的验证过程都要重做,不但费时费力,还会造成配套产品的断档。在当前补贴大幅减少,市场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应该主要由市场发挥作用,让用户选择技术。国家应该加强应用市场的监管,可将问题较多的动力电池企业纳入黑名单。”刘彦龙指出。

   “一个真正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不应受太多财税政策影响,财税政策是一种支持、是一种补充,但绝不应该是市场的主导因素。”吴卫表示,“相关部门应研究保持政策持续稳定,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非财税政策可能更为重要、更可持续。”(文丨成思思)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