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针对走样的政策执行 环保部发布特急文件

 2021-04-08 18:28:03  来源:互联网 

7日上午,终于传来好消息。

环保部已经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明确进入供暖季后,一些地方如果没有完工“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依然可以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这就对了!

唯上

雾霾天气人人痛恨,国家治理空气污染下了大决心。作为北方雾霾的重要来源,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烧自然在整治之列。所以,去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七次会后,国家开始陆续在北京周边设立“禁煤区”。于此同时,各地开始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

这是个非常庞大的能源结构改革工程,涉及工业生产中燃料的升级换代,也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火做饭、取暖过冬,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

国家的决心很大,地方的执行也超级高效。一时间,很多地方张挂起各色各样的宣传条幅,有些宣传语一幅恫吓的口吻,烧煤卖煤就要“抓抓抓”。一些老百姓家里灶台被拆了,烟囱被堵上了,卖散煤的被拘留了……

这在以上级命令下级执行、层层下指标压任务为特色的官僚体系中,早已司空见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政府的执行方式就是这样,喜欢用运动、大干快上、多少天攻坚等等战斗话语。这套方式是以上率下的,一竿子插到底的,在很多事情的执行上也是高效的,但同时,也是非常粗放、粗糙的,后遗症不少。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群众维权意识强烈,这种工作方法不少时候左支右绌。

这种方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考核也很简单,有一组详细的条目,完成多少多少指标。这个执行过程很容易导致上下级之间的封闭循环,滋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要不闹出大事,民众的反馈、社会的舆论都不成为重点。因为,它的内生逻辑就是“唯上”。

走样

这使得我们一些改革政策出发点很好,但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尤其可恶的是,执行中变本加厉,塞私货、一刀切,引得民怨沸腾。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里就批评这种做法是“形式主义”,他说对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形式做给谁看?老百姓看的是实效,形式自然只能给上级看。

毛泽东还尖锐地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说得很深刻。

但是,基层执行过程中的“盲目”有时又并不完全是主观恶意,只是在这种运动式的、限期执行完毕的压力下,在上级领导斩钉截铁定任务、下指标,干不好就下台的威吓里,即使可能基层对改革对象情况的掌握要比上级更精准,基层依然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腾挪的空间。这在短时间的改革推进中,尤为明显。

于是,压力层层传导,指标层层加码。上边说30天,到了底下就要求20天、半个月搞定。政策执行的钢绳越绷越紧。缺乏弹性的后果,就是在意外之下,执行者反倒脆弱不堪。

这些年,一些地方的制定的改革政策推不动,遇到阻力或反弹,就以稳定为由迅速回缩,结果,改革变成半拉子,政府信誉权威受损害,改革对象觉得,闹一闹有好处。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陷阱

而究其源头,背后都有改革政策在制定和推进过程中存在制定前综合协调不够、单方面推进,执行又操之过急的问题。

比如“煤改气”“煤改电”,对环保自然是好事,但要让一个煤炭为主力能源的国家彻底扭转原来的能源结构,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不仅是一个环保部,还有发改委、住建部、能源局等等,涉及能源价格调整、小区管道改造、群众安置等大量工作,很难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如果只是为了单一的环保指标,那可以大干快上,简单封了老百姓的烟囱、煤球炉交差,但电、气的管道线路建设又一时半会跟不上,到了冬天,就出现供暖的断档,天是蓝了,百姓却冻了。而已经装了电、气设备的,因为价格比烧煤要贵得多,政府补贴又跟不上,几千上万的取暖费对很多家庭来说负担太重。

但面对汹汹而来的社会舆情,政策制定者抱屈:我这都是为老百姓好啊,雾霾谁都不想再吸,不改革能行吗?基层执行者也委屈:我是在执行上级的指令,老百姓不理解,你跟领导去说啊。另一方面,群众不买账:治雾霾我支持,但为什么不让我温暖过冬?改革就差这一个冬天吗?

这种“不理解”如果没有沟通、疏导、纠偏,就逐渐积累了民众对改革的“不信任”,塔西佗陷阱越挖越深,最后把整个政府、社会、国家都埋了进去。

“煤改气”“煤改电”的大方向是对的,这次环保部的及时纠偏是应急之策,并不是朝令夕改,但无疑提醒我们,要把改革的困难估计得更足一点,在前期谋划的时候,有关部门不妨多走走看看,多听听意见,少一点“办公室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不妨多点温度、多些弹性。这不是说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打折扣、讨价还价,而是说,改革需要注意节奏的缓急和各方的协调,等一等那些认识不到位、资金有困难、生活习惯难改变,还赶不上改革步伐的老百姓。

有些时候,改革不差一个冬天,只差一句嘘寒问暖。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