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煤价一个多月上涨20% 政府紧急控价回绿色区间有难度

 2021-04-08 18:58:48  来源:互联网 

煤炭行情遭遇 “淡季不淡”,一个多月以来,煤价已经上涨了20%。这一次政府“坐不住”了。

5月22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称将加强煤炭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炒作煤价、囤积居奇等行为,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邮箱。

此前一天,相关部门召集煤炭和电力企业,要求各方执行相关措施,力争在6月10日前将5500大卡北方港平仓价引导到570元/吨。而最新一期的易煤北方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为654.6元/吨。

受此消息影响,5月23日煤炭市场出现“期股双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罕见跌停,焦煤、焦炭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4%,兖州煤业、山西焦化、中国神华等煤炭个股重挫。

为了稳定煤炭市场、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国家发改委提出了采取“增产量、增产能、增运力、增长协、增清洁能源、调库存、减耗煤、强监管、推联营”等9项措施。

持续的煤炭去产能导致供给端产能释放乏力,煤炭供需错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煤炭需求回升,供需缺口的矛盾加大,而这是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多位煤炭从业者看来,要稳定煤炭价格主要应从加大煤炭供应入手,并放松进口煤管制。

煤价为何快速上涨?

“每吨660元刚出了一批山西的煤,比前两天的价格下降了5~8元。”秦皇岛一家煤炭贸易商表示,4月中旬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成交价550元~570元/吨,随后的一个多月以来不断拉涨,贸易商普遍提高报价、捂货惜售,有的报价甚至超出了680元/吨。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运营部副部长张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相对于港口煤炭价格,产地的价格较为稳定,但这一个月以来平均价格从4月中旬的420元/吨上涨到最高的470元/吨。

期货市场上,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ZC1807从4月13日的554.2元上涨到5月16日最高的657.4元。

山西丰矿物流董事长马庭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下游需求的增加,是此轮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根据能源局公布数据,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21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这表明下游用电需求旺盛。另外由于今年南方出现大面积高温天气,水电出力低于预期,沿海六大电厂的火电日均耗煤最新数据为79.35万吨。

长期以来,沿海六大电厂的存煤、日耗以及可用天数被煤炭行业视为反映电煤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去年同期六大电厂日耗约为60万吨,现在还未到迎峰度夏的用电高峰期,日耗接近80万吨,这更是推涨了煤炭的价格预期。

另外,进口煤限制政策也进一步推升了煤价,给了市场投机炒作的空间。

2017年7月1日起,国家二类港口禁止进口煤炭船舶靠泊卸货。到了2017年底用煤高峰期,限制进口煤政策放松,直至2018年2月全部放开。但2018年4月以来,厦门、珠海、广西、南京、镇江等口岸停止办理进口煤的靠泊手续,劝退未办理手续煤船,限制进口煤由省级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二类口岸升级至一类口岸。

以舟山海关4月16日发布的通告,临时改港到舟山的煤炭船舶不予放行,5月中旬后进一步压减数量,每月预计允许放行2~3船,后续根据企业实际用煤需求再做考虑。

进口渠道受限,一些沿海电厂只有转向国内采购煤炭。

海关总署5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进口煤炭2228.3万吨,同比减少249.7万吨,下降10.08%;环比减少441.7万吨,下降16.54%。

根据兴业研究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3月末,煤炭社会库存约1.28亿吨,社会库存比年初下降了4000万吨,低库存进一步引发了国内煤炭投机。

煤炭价格一个多月快速上涨,华能、大唐、华电、国电投等大兴电力集团也发文要求,严禁所属企业采购高价市场煤、严禁在动力煤期货市场炒作套利,并要求加强供应商管理及中长期合同履约兑现。

煤价回“绿色区间”有难度

煤价在供应淡季持续上涨,政策监管态度也随之转变。

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产煤的煤炭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大型煤炭企业召开了一季度的煤炭产运需座谈会。在此会议上,企业以及政府认为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良好,加之还有产能储备,对价格稳定较有把握,不会强制限价。

但是煤炭价格上涨步伐并未停止。易煤北方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从4月27日的586元/吨上涨到5月18日的637.6元/吨。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公开回应称,近期煤炭期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拉动现货价格不断攀高,其中的炒作因素值得高度关注。并表示为进一步稳定煤炭市场、促进市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国家发改委将采取晋陕蒙地区要力争实现每日增产30万吨以上、通过落实产能置换政策有序增加1亿吨优质产能等9项措施。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召集电力、煤炭企业以及产煤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召开相关会议,要求神华、中煤等主要煤企带头,把5500大卡的月度长协价格在6月10日前降到绿色区间570元/吨以内。另外要求电厂降低约5天的库存,以平抑煤价,等到价格平稳后再增加库存。

会议上还提出正在和海关研究电厂采购进口煤的倾斜政策,这也意味着进口煤限制政策又将放松。

紧接着,相关部门宣布近期将组织10个督察组,对晋陕蒙地区煤炭企业的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特别是年度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对履约率不高的、履约不规范的企业进行联合惩戒。

神华集团5月的销售价格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的“神混1号”年度长协价格只有557元/吨,但月度长协价为630元/吨,月度现货价为650元/吨,两个月度价格已经比4月下调了14元/吨和20元/吨。即便如此,现在的月度长协价格还比国家发改委规定的570元/吨高出了60元/吨。

“要在6月10日前将价格控制到570元以内,还是比较困难的。”马庭林告诉记者,现在港口贸易商对5500大卡动力煤低于640元/吨直接不出货,另外今年以来煤炭的物流、仓储、环保等成本价格都出现上涨,贸易商现在的持仓成本约在600元/吨,所以现货煤炭价格比长协价格更难控制。

中泰证券最新发布研究报告称,从国家发改委的9项调控措施上看,降低电厂库存和打击投机行为固然可以在旺季来临前暂时压低价格,但并非最终解决之道,只是把原本应付旺季的库存前移,若总供给不增加,反而会加大后续旺季时的价格反弹。

中泰证券认为,当前煤价高企的核心矛盾还是产能释放缓慢,供给存在一定的短缺。2017年中国原煤产量35.2亿吨,结合前2018年4个月的煤炭产量,预计2018年中国原煤产量36亿~36.5亿吨,低于均衡产量。

另外由于山西、内蒙古地区原煤产量占比提升越来越高,煤炭区域不平衡矛盾突出,铁路外运压力大,运力问题在每年的需求旺季尤为明显。

马庭林表示,最近几天坑口降价、贸易商抛货,煤炭价格已经出现回调,但要稳定煤炭价格政府还需从加大煤炭供应和运力政策保障,否则在进入迎峰度夏的用煤高峰期,煤炭价格又会反弹回升。另外,由于进口煤到岸也需要1个月时间,预计进口煤放松政策会很快实施。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