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宁德时代毛利持续下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四面楚歌

 2021-04-08 19:37:41  来源:互联网 

8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算是交出了其登陆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份答卷。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为32.77%和30.31%,而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这个数字分别是38.64%、43.70%和36.29%。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企业、在今年年初仅用了20几天便成功过会,上市后市值更是远超另一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比亚迪。彼时,宁德时代风光无两。

相比之下,如今宁德时代的这份半年答卷,实在不怎么好看。

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宁德时代腹背受敌状况加剧

2010年以来,得益于利好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助推,使其整体呈迅猛发展的势头,上游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也呈直线式上升。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1.3 万辆和41.2 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5%。动力电池车市场更是完成了15.45GWh的装机量、同比增长150%。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包括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材料及储能电池系统。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三大主营业务的营收额大幅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5%、124%及1024%,但各业务的毛利率却呈持续下滑的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售系统的均价分别为2.28元/Wh、2.06元/Wh和1.41元/Wh。虽然其电池成本也一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33元/Wh、1.13元/Wh和0.91元/Wh,但毛利方面却不乐观。2015年宁德时代每瓦时的毛利为0.95元、2016年为0.9元,2017年这一数据几乎被腰斩、只有0.5元。

不仅毛利下滑,宁德时代的股价也持续走低。今年6月,宁德时代正式挂牌上市, 当天开盘后涨幅达43.99%,每股36.20元,市值达到786亿人民币。进入7月后,股价更是攀升至每股95.08元的历史高位,市值一度超2000亿元。不过,9月11日的收盘价为每股62.57元,比最高位时下降30%左右。

短期内的股价涨跌并不会对一家成熟的企业造成什么影响,但毛利和股价双双持续性的下跌,可以想见的是资本市场对于宁德时代的发展并不看好,也侧面反映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宁德时代不是个例,整个行业都寸步难行

细想宁德时代整体毛利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是上游原材料成本高企不下、合作方整车厂施加的价格压力、以及日益严重的应收账款拖欠问题。

近年来,在原材料市场中,钴、锂等上游正负极材料等价格暴涨,虽然在去年有小幅的下降,但整体价格仍高企不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整合供应商、扩大规模等手段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但总体来这些行动要见效还需假以时日。

原材料成本的问题还没解决,来自合作方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愈发严格的双重打击下,整车厂开始转移压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便成为其压价的首选。车企在电池采购方便不断压价,使得电池企业各业务的毛利空间不断被压缩、业绩和股价集体下滑,电池企业的生存条件也愈发艰难。

而资金回款的问题,更是人动力电池企业难上加难。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6、2017年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分别为23.97亿、73.22亿和69.38亿,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2.05%、49.22%和34.70%。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更是激增至85.3亿元,占其当期营业收入的87.7%。

宁德时代这样的一线厂商尚且如此,那些没有资本实力的中小电池企业为了拿订单求生存,账期拖延更是常态。且看沃特玛、猛狮科技、智航等电池企业的没落便可知不够规模化的企业生存环境之恶劣。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对其的信任危机,更多企业出现融资难、盈利难的问题,对动力电池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多达400家,今年,只剩50家。按照这种淘汰速度,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还能剩几家呢?

核心技术是硬伤、回收问题仍未解决,国内电池企业该何去何从?

此前,受利好政策和高额利润的吸引,相当一部分缺乏技术、缺乏市场认知的企业挤进动力电池的赛道,致使国内动力电池低端产能过剩。充电慢、寿命短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成为掣肘动力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中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市场规模全球最大,但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核心技术掌握和制造研发方面仍被日韩远超。一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的发展盛行“拿来主义”,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总体产能利用率无法提升,进而导致市场两极分化严重、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加剧。

与国外实力雄厚的动力电池企业收集大量实验数据、扎实技术研发、提前布局抢占市场的做法相比,国内许多企业的出现显得十分浮躁,仿佛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冒出数家。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对于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来说,只能带来量变、无法形成质变。

此外,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也是任重道远,是否回收?谁来回收?怎么回收?在整个行业中都尚无定论。

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征求意见中明确提出,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含进口商)应承担电动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也就是说汽车厂商为回收行为的主体。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放电、拆解、粉碎、分选、外壳回收、酸碱萃取等专业性极强的操作,恐怕不是现今整车厂能够单独完成的。

且废旧的锂电池会带来环境污染,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就要提升回收效率。这时候企业在回收的选址、加工以及运输方面需极为谨慎,这无疑会增加一定的回收成本,对于回收企业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动力电池企业必将面临大洗牌。习惯了在利好政策打造的温室里生存的电池企业们,除了要努力提高动力电池功率和高能量密度、把控安全问题之外,更要谨慎考虑如何应对壁垒放开后的残酷市场环境。

作者安安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