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 生物质能发电仍未大规模合理利用

 2021-04-08 20:19:42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领域中,目前被提及最多的为光伏、风电以及核电等,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近几年已经鲜有人提起。

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指出,相较于其他新能源,生物质能利用具有多重意义。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也是可以发挥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种。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更好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我国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重点推动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供热以及分散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的相互交流,为下一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其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介绍,目前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已达1700万千瓦,年度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其中农用生物质发电装机约750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约950万千瓦,沼气发电装机50万千瓦。此外,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1500万吨;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年产量400万吨,生物质天然气也达到1亿方/年。

梁志鹏透露,下一步要加大力度开发利用生物质天然气,包括生物发酵沼气、生物热解法制优质燃气,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加快推动生物质热电联产,“现已开始要求北方地区生物质发电项目改造成热电联产模式”,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也要采取热电联产方式;鼓励生物质锅炉供热,加强相关研究和示范项目建设,“未来这应是推广重点”;推动潜力巨大的分散性小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

生物质能发电

获重大进展

所谓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可利用生物质的种类很多,可以从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森林的原材料直接获得,也可以从森林工业的副产品,回收利用家庭垃圾、回收利用毁坏的木材和纸张中获得。

目前,中国生物质资源科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为4.6亿吨标准煤,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我国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累计装机容量由2010年的5.6GW增加至2017年的15.3GW,7年间增加了2倍。

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投产了747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476.2万千瓦(不含自备电厂),年发电量794.5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271个,累计并网装机700.9万千瓦,年发电量397.3亿千瓦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39个,累计并网装机725.3万千瓦,年发电量375.2亿千瓦时;沼气发电项目137个,累计并网装机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2.0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累计并网装机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别为210.7万、158.0万、145.9万和116.3万千瓦;年发电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是106.5亿、90.5亿、82.4亿和66.2亿千瓦时。

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9年至2025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内容显示,2017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替代化石能源约250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500万吨。农林生物质发电共计处理农林废弃物约5400万吨;垃圾焚烧发电共计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约10600万吨,约占全国垃圾清运量的37.9%。

产业仍处在

政策引导扶持期

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起步较欧美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等技术。

从产业整体状况分析,生物质发电及生物质燃料目前仍处在政策引导扶持期。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技术、成本方面已经具有明显优势,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已逐步显现,直燃生物质开发利用已经初步产业化。随着生物质能产业化程度的提升、我国政府对农林废弃物收集处理的重视,基于我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行业未来的利用空间非常广阔。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并且国内外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政府也把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提到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位置,加大了对生物质能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相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国生物质发电投资热情迅速高涨,启动建设了各类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220万千瓦增加至2015年的1708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20%,表明我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较快。但是,我国的生物质发电主要停留在示范项目阶段,并未形成大规模合理利用。生物质发电在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占比极小,在我国新能源发电结构中占比仅为1/10左右。

生物质发电技术的提升,有效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在使用同等燃料的情况下,输出的电能更多。目前高温超高压机组已开始在生物质电厂使用,转化效率提高到30%以上,随着BIGCC和热化学技术在生物质电厂的应用,未来生物质电厂转化效率有望达到39%。燃料成本的盈亏平衡点将大大提升。

对于生物质能,梁志鹏还曾指出,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挑战和困难。可以预见,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也是能发挥更多作用的能源资源。但相比其它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能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动。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的相互交流,为下一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生物质能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