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数字化转型 油气行业的“大象”能否翩翩起舞?

 2021-04-08 22:35:00  来源:互联网 

9月18—20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19在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上海举行。在9月18日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华为云工业智能体正式亮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龚仁彬所长表示:“智能应用的种子已经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指日可待。中国石油和华为携手,将不断完善认知计算平台的建设,为进一步推动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在2019年7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特别是扎实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规模和实力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嬗变。

但是放眼全球,由于全球原油价格剧烈变动,国际能源市场格局正在酝酿重大调整。近期,一些国际上著名的油气企业也出现了动荡。2019年第一季度,埃克森美孚的净利润下滑近50%,其炼油业务也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亏损。油气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比如油气勘探的难度增加,油气的生产效益与成本的控制难度加大,炼油业务的利润下滑,另外清洁能源、环护与绿色发展也对油气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油气行业的发展必须另辟蹊径,找到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力。

“传统油气行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然的趋势。”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周昌表示。

放飞云梦想

油气行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企业的规模大,信息化建设和积累时间长。都说船大难掉头,在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今天,油气行业的这些“大象”是否还能轻盈起舞呢?

中国油气企业的信息化成果斐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以中石油的信息化建设为例,经过35年的探索发展,以及分散建设、集中建设、集成应用三个发展阶段,中石油当前正努力迈向协同共享的新阶段,旨在打造“共享中国石油”。中石油人还有更大的信息化梦想:基于云平台构建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信息化新生态,支持全行业“数字化、自动化、协同化、智能化”转型,为石油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油气行业的发展已经是一种广泛的共识。虽然目标坚定,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更多挑战。数据库多、平台多、孤立应用多,进一步增加了油气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难度。比如,有的油田统建、自建的系统达上百个,接口数以千计,导致数据无法共享、业务无法协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共享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指导下,中石油在“十三五”初提出了以“两统一、一通用”为核心的勘探开发梦想云蓝图。在华为、灵雀云等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中石油正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共融的信息化新生态,包括技术生态、应用生态和数据生态,旨在实现上游全业务链数据互联、技术互通、业务协同和智能化发展。“在5G、云数据中心、AI等领域,我们正与华为等优秀企业进行战略结盟、深度合作。”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术总监王铁成表示。

2016年7月,勘探开发梦想云正式启动,一期建设以“两统一”为核心,即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数据湖,构建勘探业协同研究应用环境,驱动梦想云快速落地。2018年11月27日,梦想云正式发布,统一云平台、统一数据湖就绪,同时基于云原生开发了勘探业务研究环境,并在中石油全面推广应用。国内油气行业主营业务第一个共享智能平台——梦想云的落地标志着油气行业上游业务全面迈入“厚平台、薄应用、模块化、迭代式”的敏捷时代。

从对业务的支撑来看,统一数据湖目前管理着1.7PB的数据资产,涵盖井筒、地震、油气藏、生产、经营等6个领域,以及物控、钻井、经济评论等15个专业和数据表、数据体、实时数据等8种类型;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PaaS私有云平台,具有敏捷开发、应用集成、专业软件共享、智能创新、业务协同等五大能力;研发了136款业务工具,集成了7款第三方专业软件,应用于1126个勘探开发研究项目(截至2019年9月3日);中石油上游统建A1、A2、A5、A8、A11等项目正在基于梦想云进行云化改造,目前覆盖了勘探生产、开发生产和生产经营领域。

石油的勘探开发梦想云只是油气行业企业以云为依托、以数据智能为支撑的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和样板之一。我国油气行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正在放飞梦想,轻盈起舞。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

中国石化是油气行业又一个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典范。中国石化很早就开始了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以“大平台、大安全、大运维”为核心的信息化“421工程”就是真实写照——经营管理、生产营运、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四大平台,标准化与信息安全两大体系,以及一套信息化管控体制。基于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国石化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成为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

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石化提出了信息化“两个三年”、“两个十年”的分步实施的计划,当前正在打造制造、服务、管理三朵云(总称“石化智云”),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

在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石化将工业技术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充分结合,支持全面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以“智能制造”和“商业新业态”为主攻方向,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聚焦“智能制造”和“商业新业态”两大发展路径。围绕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三大核心理念,进行全要素、全价值链优化。以更加精细和科学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资源灵活调配,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打造新商业模式、新生产方式和新产业生态,不断创新客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打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壁垒,最终实现四大协同,即生产协同、产能协同、产业协同和产融协同。

尤其是在智能工厂的建设方面,中国石化颇有心得。从2003年启动MES建设开始,中国石化一直在摸索智能工厂的建设和演进路线,直到2015年智能工厂1.0诞生,时隔一年又启动了智能工厂2.0的建设,2018年智能工厂2.0进入推广阶段。如今,九江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普光气田、上海石化等都成了国家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生产得以优化,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8上,石化盈科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能时代的ProMACE工业云平台。ProMACE2.0自2017年7月发布以来,以企业创新、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效率,助力企业智慧转型为目标。基于华为FusionCloud的ProMACE可以支持智能工厂、智能油气田、智能研究院、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几十种智能化应用。

归纳来说,中国石化的智能工厂建设拥有七大成果:建立协同一体化生产管控新模式,形成网络化、模型化的生产操作新模式,提升供应链协同优化水平,实现设备数字化管理、预知性维修,提高安全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以集中集成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平台,嵌入人工智能的智能硬件在工业中得到应用,。

无论是中石油的“梦想云”,还是中国石化的“石化智云”,都是油气行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不断摸索、创新和实践的结晶。无论是从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还是技术和解决方案创新,或是不断深入的云化实践来看,油气行业正在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他们的诸多做法和实践都值得借鉴。

5G与AI是新的驱动力

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和“黑土地”,华为与中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油气领域的企业都有成功合作,为他们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包括数字基础设施、云服务、智能化等在内的全面支撑。最新发布的华为云工业智能体是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引擎,中石油基于它打造的勘探开发认知计算平台是一个通用开放、可扩展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按照数据、算法、算力和场景关键因素设计,从数据处理到机器学习、模型发布、推理应用,提供一站式AI开发环境,可以大大提升油田管理水平。

华为EBG中国区大企业业务总经理姚茳表示,借助5G和AI,华为将更好地支持和推动油气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举例来说,中石油在勘探开发领域将22个场景作为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试验田。作为中石油的技术合作方,华为将利用创新技术推动中石油的业务转型升级,共同跨越油气行业AI商用裂谷。龚仁彬表示:“人工智能是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业务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的最佳技术和途径。”

经过多年的积累,油气行业并不缺少数据,关键是如何使用好数据,促进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为了帮助油气行业客户从容应对工业物联网、AI等带来的改变,华为提供了基于自研芯片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包括强大的算力、硬件以及算法框架等全方位的支撑,并与华为云深度结合,让油气行业的客户能够受益于华为提出的“普惠AI”。油藏分析、开发方案辅助设计、抽油井的故障分析和主动运维,以及关键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等是华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在油气行业主要的应用场景。

“智能化是灯塔,它将驱动油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王铁成表示,“在完善梦想云的过程中,我们也将引入智能化,并让华为等合作伙伴参与进来。”

5G的商用让在油气行业实现无人和自动化管理运维成为可能。华为在数据采集、智能运维、远程车辆控制等方面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

除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中国油气行业的客户以外,华为还在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中东、非洲等地与当地油气行业的头部客户展开了深入合作。全球Top 20的油气企业中有14家与华为有商业往来。华为在全球4.6万公里的石油管线中部署了信息传输设备和监控系统。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9的华为能源展岛,华为展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石化智云、与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解决方案,以及工业物联网、数字管道方面的最新进展在这里一览无余。

以开放的胸怀,打造开放的技术体系,将所有的技术、数据和应用联接起来,同时也将人、企业与业务联接起来,这是油气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全联接”,它与华为致力于打造的“全联接”不谋而合。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