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煤化工或将迎来又一次“坡起”

 2021-04-09 00:33:21  来源:互联网 

受国际油价及环保审核因素影响,2014年以来,煤化工行业整体遇冷。201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印发能源发展改革规划,旨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有观点认为,伴随政策回暖,煤制乙二醇产品的投资或将率先启动;同时,煤化工设计施工行业有望成为先期受益产业。

政策回暖

现代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SNG)和煤制油等,是指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化工产业,其产品可以替代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最早起步于“十一五”规划阶段。2013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但由于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以及环保政策收紧因素影响,2014年,煤化工投资在经历了短暂高潮后骤然冷却。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从2014年开始,环评成为煤化工项目政策导向的风向标,大量规划项目在审批程序上止步于环评,全年仅一个项目通过环评。进入2016年,煤化工项目环评逐步开闸,全年共计6个项目通过环评,政策明显出现松动。

2016年6月,中国石化联合会发布《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下称“《发展指南》”)。《发展指南》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20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产能1600万吨/年,煤制芳烃产能1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600万吨~800万吨/年。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应积极探索煤炭深加工与炼油、石化、电力等产业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力争实现长期稳定高水平运行;“十三五”期间,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300万吨和170亿立方米。2017年2月8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对“十三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预计到2020年,国内煤制油产能增至13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增至170亿立方米/年、低阶煤分质利用产能为1500万吨/年(煤炭加工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包括甲醇制烯烃)产能分别为254万吨/年、31亿立方米/年和862万吨/年,2015年产量分别为115万吨、18.8亿立方米和648万吨。以此计算,预计到2020年,国内煤制油将新增产能约为1046万吨,增幅约为411.81%;煤制天然气预计新增产能约为139亿立方米,增幅约为448.39%。仅从产能目标来看,"十三五"期间煤化工投资增幅明显。

千亿元市场有望开启

市场普遍认为,在诸多现代煤化工产品中,煤制乙二醇投资有望率先启动。根据浙商证券研报,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下称《投资目录》)。《投资目录》规定,除煤制气、煤制油项目需要经国务院审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审批权将下放至省内,煤制乙二醇项目只需要报备。

作为大宗有机化工原材料,乙二醇用途广泛,既可用于合成涤纶等高分子化合物,亦可用于薄膜、橡胶、增塑剂、干燥剂、刹车油等原料。其中,涤纶包括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等,最终应用到纺织行业,占乙二醇下游消费整体的75%左右;瓶片最终应用到食品饮料包装领域,占乙二醇下游消费整体的12%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居民对服装产业和食品包装的需求不断增加,乙二醇消费量亦随之持续增长。

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6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复合增长率约为9.7%。但长期以来,我国乙二醇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进口依赖度始终较高。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乙二醇消耗量达1250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耗量的50%。同期,我国乙二醇产能约为900万吨,产量约为510万吨,进口量约为740万吨,乙二醇对外依存度约为59.2%。其中,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仅有290万吨,产量102万吨。

除进口替代缺口较大以外,经济可行性是煤化工项目上马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作为当前盈利能力最为稳定的煤制化工品,煤制乙二醇的经济可行性是其有望列入先期投资规划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煤化工作为石油化工的替代领域,油价越高,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也越明显。目前,世界范围内生产乙二醇的工艺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原油-石脑油-乙烯制乙二醇,另一种即为煤制乙二醇路线。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油价在40美元/桶以下时,除煤制乙二醇外,其他煤化工产品均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当油价为40美元/桶时,煤制乙二醇将达到盈亏平衡;而当油价升至50美元~60美元/桶时,煤制化工品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其中,煤制乙二醇盈利能力最好,油价在40美元以上时,煤价只要在394元/吨以下,煤制乙二醇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根据西南证券的测算,在当前的油价(50美元/桶左右)和煤价(坑口价300元/吨左右)下,内蒙古褐煤生产的乙二醇运输到华东地区成本约为4500元/吨;新疆长焰煤生产的乙二醇运输到华东地区成本约为5200元/吨;中部地区无烟煤生产的乙二醇运输到华东地区成本约为5700元/吨,而石油路线生产的乙二醇成本约为5400元/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26日,国内乙二醇价格已由2015年年底的4200元/吨上涨至6100元/吨,其中2017年1月达到8200元/吨的价格高点。

2017年4月22日,丹化科技发布2017年一季度业绩预盈公告。根据业绩预告,2017年一季度,丹化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43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业绩预告中,丹化科技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产销情况良好,且乙二醇市场价格比上年同期有较大上涨,是本期预盈的主要原因。

设计建造环节或先受益

此外,有观点认为,在煤化工行业投资回暖背景之下,设计总包及装备制造行业有望成为先期受益产业。根据相关资料,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主要包括设计研发与工程总包、建筑安装与设备制造,以及建成后的生产运营3个环节,项目下游多以大型煤炭企业和石化企业为主。

受资源价格影响,2014年以来,大型煤炭企业和石化企业均经历了利润的大幅下滑。由于下游客户支付能力受限,煤化工项目也因此出现缓建甚至停工现象。但2016年以来,煤炭价格出现明显回暖,大型煤炭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好转,资产负债表亦有所修复,煤炭企业在转型压力和投资能力恢复的背景下,投资意愿也得到强化。

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煤化工项目的风险主要来自项目建成后工厂能否实现安稳运转的技术风险以及产品价格高低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上述风险主要由生产运营商和专利技术商承担。相对而言,设计总包方、装备制造方面临的风险较小,因此煤化工投资回暖,设计、研发和EPC企业将率先受益,其次是装备制造业。根据国信证券统计数据,"十三五"期间,现存14个示范项目投资总额约为4000亿元,储备项目总投资约为5500亿元;海通证券则预计,"十三五"期间,煤化工行业投资有望达6000亿元,同比翻番。(王东岳)


相关文章

  •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标签:
  •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标签:
  •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标签:
  •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标签:
  •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标签:
  •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