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混合动力自主品牌不惧跨国公司

 2021-04-21 05:47:45  来源:互联网 

  在混合动力翻身的政策环境下,跨国车企和自主品牌都会加快产品的投放,但它们直接竞争的可能性不大,20万元价位或是两个阵营的分水岭。只要本土企业发挥自己的低成本优势,在技术上将“集成创新”做好,守住自己的地盘,就不惧跨国车企的进犯。

  针对近期媒体热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最终修改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一事,记者就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将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两轮驱动”这一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教授。

  记者问:如果混合动力因技术成熟、节能效果明显、使用方便而更易于消费者接受,那么,私购补贴有无可能大幅提高呢?

  陈全世断然否定了这种可能。他说如果国家提高混合动力私购补贴标准,这钱恐怕就都让跨国公司拿走了。在混合动力技术上,丰田最强,欧美车企上的也很快,中国的差距非常大,这是我们当初放弃混合动力直接发展纯电动车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有个很大的误解,以为混合动力比纯电动车技术简单,实际上它对传统汽车技术的依赖更大。

  据陈全世介绍,以丰田和雷克萨斯为代表的油电混动技术都是中混和重混车型,其发动机系统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由于低速时可在纯电模式下行驶,高速时电动机可提供额外动力,发动机启动之后就能始终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没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根本做不到。此外还有电控系统、变速箱和车身轻量化等方面的技术难点,都是中国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么,在混合动力翻身的政策环境下,本土企业采取什么战略才能保住自己的底盘呢?

  今年上海车展,跨国车企的混合动力攻势明显增强,从豪华品牌到量产品牌都展出了在售和即将上市销售的产品。本土企业也不甘示弱,几乎在所有展台都能看到“已经具备量产条件”的混合动力车型。多有媒体认为,本届车展,混合动力的风头已然压过了纯电动车。

  截止目前,跨国车企代表混合动力车型有:丰田普锐斯、凯美瑞Hybrid、RAV-4 Hybrid,雷克萨斯RX450h、CT200h,本田Civic、Insight、CRZ、Fit Hybrid,奔驰S400 Hybrid,奥迪Q5 Hybrid ,大众途锐Hybrid,通用新君越Hybrid,福特Fusion Hybrid,等等。

  本土企业的代表混合动力车型有:上汽荣威750 Hybrid、550 Hybrid ,一汽奔腾B70 Hybrid,长安杰勋Hybrid,奇瑞A3 Hybrid、瑞麒G3 Hybrid,吉利帝豪EC7 Hybrid。此外,还有东风风神S30等加装了启停装置的更多轻混车型。

  论技术和性能,两个阵营肯定不在一个档次。跨国公司的混合动力大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车型,其节能减排效果是经过第三方认证的,中混和重混车型的油耗都能降低50%以上。丰田普锐斯全球累计销量已达300万辆,本田CRZ、Insight在日本和美国上市即热销,雷克萨斯更是扬言“不跟风”电动车。而本土企业的混合动力只有少数车型进入了市场推广的初期,销量基本谈不上。某民营车企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已有多款自主品牌混合动力上了国家新车公告目录,但真正开始销售的很少。为什么?技术和性能仍在提升和改进当中,“具备了量产条件”并不代表产品的成熟,节能减排的实验数据不等于实际运行数据,一旦投放市场,必须经得住考验,不然就砸了牌子。

  公开信息表明,现在很多自主品牌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电控系统、电池、动力总成)有相当部分是从国外采购的,但是业界主导观点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本土企业只要能把这些复杂的技术攒到一起,匹配做好了,将油耗和排放降下来,就是很大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全球资源配置有利于本土企业“集成创新”,并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电池技术也可在实战中得到逐步提升,为下一步发展纯电动车做积累。

  但是,论及成本和价格,跨国车企肯定干不过自主品牌。由于销量有限,其混合动力基本都为进口产品。丰田普锐斯在一汽丰田组装,售价也高达25.98万~27.98万。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买一辆顶配的中高级车甚至入门级豪华车了。本田Fit Hybrid明年2月引入国内销售,其在英国售价将近2万英镑,国内售价预计就奔20万了,对于一款A0级轿车来说,这个价格实在没什么竞争力。

  1999年国内首款上市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是长安杰勋 Hybrid(A级车),售价13.98万~14.98万,比汽油车高出2万。其后是2010年上市的荣威750 Hybrid(B级车),售价23.68万,比汽油车高出5万多,是自主品牌混合动力价格最高的。这是两款中混车型,油耗可降低20%左右。据记者掌握的信息,其他自主品牌A级混合动力的价格可以长安杰勋Hybrid为参照,而B级混合动力不会高过荣威750 Hybrid。

  以上分析表明,在混合动力翻身的政策环境下,跨国车企和自主品牌都会加快产品的投放,但它们直接竞争的可能性不大:第一,由于自主品牌在中高级车市场尚无太大作为,可与跨国车企对标的产品很少,混合动力就更少。可以说,20万价位应该是两个阵营的分水岭。第二,价格的悬殊决定了购买人群的不同。在中国卖的最好的混合动力是雷克萨斯,在其总销量中超过1/4;奔驰S400 Hybrid也卖的不错,这充分说明,豪华品牌已经成功的将部分富有人群的“低碳”需求挖掘出来。而对于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而言,随着油价的攀升,中低端车型用户的“低碳”需求也会逐步释放,这应该是本土企业的机会。

  那么,跨国车企混合动力的车型和价格是否会下压呢?当然会,福特已经宣布,到2020年,其新能源车要占到总销量的20%~30%,其中70%是混合动力。但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外来的混合动力如果不国产,成本就降不下来,而即便国产,销量3万辆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如果没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跨国车企才不会干那傻事。按照新的《规划》目标,10年之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因此可以预料,在未来几年的混合动力市场,只要本土企业发挥自己的低成本优势,在技术上将“集成创新”做好,守住自己的地盘,就不惧跨国车企的进犯。
 

相关文章

  • 混合动力自主品牌不惧跨国公司

    在混合动力翻身的政策环境下,跨国车企和自主品牌都会加快产品的投放,但它们直接竞争的可能性不大,20万元价位或是两个阵营的分水岭。只要本土企业发挥自己的低成本优势,在技术上将“集成创新”做好,守住自己的地盘,就不惧跨国车企的进犯。

    标签:
  • 裕隆汽车严凯泰:自主心结十年寻梦

    借助政策和东风汽车两重“东风”,裕隆最终实现了自主品牌纳智捷在大陆的落地。2010年12月14日,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约定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纳智捷车型。

    标签:
  • 恒通公司新能源客车亮相“渝洽会”

    “重庆造”新能源客车将登上“渝洽会”舞台。记者日前从重庆恒通客车公司获悉,在本届渝洽会上,恒通公司在国内首创的快速充电、寿命期长的纯电动客车,以及油/电混合动力客车等绿色低碳新能源车型都将逐一亮相。

    标签:
  • 三年投资十亿 长安汽车力拼新能源

    奇瑞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瑞麒M1-REEV纯电动汽车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上海汽车明年将推出一款基于荣威550平台的可插电混合动力轿车和一款纯电动微车;本田汽车计划2012年在中国生产电动车……从自主品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到跨国企业,无不觊觎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处女地——新能源汽车领域。

    标签:
  • 北京拟执行国五标准 新能源汽车达4万辆

    “力争2012年起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5月15日,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与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性工作方案》,列出了国五标准的“上市”时间表。

    标签:
  • 急需救命钱 世爵火速“改嫁”庞大集团

    与华泰汽车戏剧般“闪离”之后,荷兰跑车制造商世爵汽车16日称,已与中国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汽贸集团——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601258.SH)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汽车销售和生产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