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PM2.5背后 三行业显露大商机

 2021-04-21 06:14:26  来源:互联网 

  2013年1月20日报道:雾霾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PM2.5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真实感觉到只有利用新能源才能让环境变得适于生存。国家激励、企业创新、地方扶植,但新能源看起来是好的,其前景的确总比解读“利用”来得复杂。

  设备

  任何情况都能给一些人带来商机,资本市场则是最敏感的风向标。

  北京雾霾时,PM2.5成了人们不愿提起的“热词”,但在资本市场上,PM2.5及相关概念股却备受市场关注,这些企业因灰色天气而“意外收益”。

  其中,空气检测概念股先河环保(15.660,0.00,0.00%)继日前涨幅超过7%,后一天又至涨停。而中原环保(10.15,0.00,0.00%)、创业环保(5.55,0.00,0.00%)和重点环保等股票都曾出现涨停情况,环保行业板块整体上涨一度超过5%,甚至与污染相关的农林牧渔行业板块都跟风似的上涨超过3%。

  不仅如此,与环保相关的产业,也在“2.5时代”急速扩张。

  杜新平是先河环保市场部经理,他目前正在了解各地的采购计划信息,这家公司也正是PM2.5的受益者。“北京的PM2.5监测站不会少于27个;江苏在现有17个监测点的基础上,还要建68个PM2.5监测点,计划投资2.3亿元购买PM2.5的监测设备;珠三角地区9市加顺德区今年将全面监测;山东17市全面开展PM2.5监测试点。各地会进入大规模采购设备阶段,仅上述几个区域,就将不低于5亿。”

  实际上,去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全国PM2.5监测时间表,次日,相关个股逆市大涨:中原环保直线拉升强势涨停,国电清新(18.82,0.00,0.00%)、先河环保也逆市大涨。

  据此时间表,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在全国实施。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曾表示,现在一套PM2.5的监测设备最贵的是38万块钱一套,最便宜也要8万块钱一套,初步估算3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总投入要20多亿元。

  这个市场一旦启动便源源不断,后期的设备保养、维护、运营、更新,将是更大的市场。

  而更大的商机,在灰色雾霾袭来之前就已经露出头角。

  去年12月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国政府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三大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九大城市群(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及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07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专项综合治理。

  实际上,这些重点区域与本次全国大范围雾霾所覆盖范围基本重合。

  汽车

  数以亿计的监测设备,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人们聚焦PM2.5的时候,更将责任归咎于大型城市的尾气排放和工业、供电排污上。

  同样对尾气进行改良,这个不小的市场却缺乏有效的先行者——三大石油公司对油品升级高达百亿的成本望而却步,而财政补贴也未见成效。

  这似乎是一场拉锯战,只不过在讨论“谁为油品质量买单”时,另一个新能源的市场也在不断催生壮大。

  事实上,在北京大雾弥漫的一年前,2012年4月,生产客货车的福田汽车(6.59,0.00,0.00%)就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50辆国五排放标准的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销售合同,并履行交车手续。而再早之前,这家公司在去年的“两会”期间还为北京市提供了清洁能源客车。

  福田算是国五排放标准的先行者。但另一方面,国五排放标准的细则还没有出台,业界对其具体内容也无法判断。

  “但一定会比国四的标准更加严厉。”一家车企的内部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传统汽车生产商受此压力将会加大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升级,涉足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厂商无疑会受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大幅提升。”

  这又是一个被PM2.5催生的市场,不过相较于其他新能源,电混动力、纯电动的汽车研发也早已出现在比亚迪(23.96,0.00,0.00%)和吉利这样的民用轿车公司生产线上。而最新的消息是,深圳市委的高层领导座驾即是比亚迪赠送的新能源轿车。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市场——却又充满坎坷。去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百亿的市场值得期待,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看好这个新领域。“比亚迪和奇瑞花重金进入这个市场,但实际上表现并不佳,

  尽管PM2.5在各大城市纷纷爆表,但实际上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度还需要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这样来说,这个市场还存在过多的矛盾,包括国家政策补贴与车企本身的利润,据我所知,很多的车企做新能源都在赔钱,也都在尝试阶段。”上述车企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

  电力

  除了尾气的排放需要治理,那些让污染监测器爆表的城市,电厂和工业污染也被指罪魁祸首之一。

  这是另外的一个PM2.5市场。不过其内部的厮杀与矛盾,同样让整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处处遇到拐点。

  发改委环境科学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家每年对新能源投资都很大,中国新能源投资达到5万亿,这项投资看似很大,但其实远远不够。在这十年间我们会有800万亿的投资,可新能源占比太少,才2%,每年16万亿的投资。”

  而除了政府在新能源发电领域进行投资,民间企业的“砸钱”也不在少数。媒体公开的报道中,“华能新能源去年发电量增长23%”、“秸秆新能源全面发展”,均对这个行业做出了“明天会更好”的脚注。

相关文章

  • PM2.5背后 三行业显露大商机

    2013年1月20日报道:雾霾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PM2.5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真实感觉到只有利用新能源才能让环境变得适于生存。国家激励、企业创新、地方扶植,但新能源看起来是好的,其前景的确总比解读“利用”来得复杂。

    标签:
  • 比亚迪由"私"转"公 是出路还是险途

    2013年1月21日消息:去年11月,比亚迪公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公交系统解决方案——“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该方案将实现公交、出租车集团客户零首付购买电动车,仅需每月支付车款即可。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称该方案将成为集团采购客户的“摇钱树”。

    标签:
  • 雷克萨斯节油大赛 CT200h完胜ES300h

    2013年1月22日消息:广州骏佳凌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举行了主题为“混动未来”的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节油大赛。活动车型主要有混动当红“小生”CT200h以及雷克萨斯豪华中型车ES300h。

    标签:
  •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日前,新能源汽车十二五目标已明确,至2015年,我国纯电动车保有量将实现百万辆级;电池将着重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至2015年,我国将建立以纯电动乘用车充换电标准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标签:
  • “电动车粮草先行”合肥再建5座充电站

    2013年1月22日消息:在始信路与云谷路交叉口,合肥也是安徽首座电动汽车换电站已经建成,电动公交车有了更多“粮草”。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上路,充电站的建设也在快马加鞭。近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2013年合肥市将再添5座充电站。

    标签:
  • 评论:新能源汽车不应以数量论成败

    2013年1月21日消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汽车产业进步的大趋势,但是在短期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不能仅仅着眼于政策补贴,也不能仅仅以数量来论新能源汽车是否成功,现在更多的是要脚踏实地地从技术上来自我完善。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