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汽车快讯
  3. 正文

哪些动力电池企业受益第四批车型目录?

 2021-04-21 07:05:41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讯:2016年12月初,业内期盼已久的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终于公布。这离2016年4月初公布的第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已经过去了8个月之久,时间上也到了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

  据统计,此次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一共公布了678款车型,其中新能源乘用车63款(混合动力乘用车14款,纯电动乘用车48款,燃料电池乘用车1款),新能源客车371款(纯电动客车293款,混合动力客车78款),纯电动专用车共244款(物流车占73%)。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此次新能源物流车是首次登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录。

  有业内人士指出,基于网传2017年要出新的补贴政策,所以,相关政府部门这次发布的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相当于是给业界"发红包"。

  确实,2016年在骗补调查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补贴迟迟不能落地,对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虽然,近期公布的1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有所上升,但是离年初业界所期望的目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调查归调查,调整归调整,行业还是要继续发展,国家的鼓励政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喝了大半年的西北风之后,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呢!"

  那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动力电池企业搭乘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的东风,在年终"吃到了饺子"吧!

  新能源乘用车搭载的电池并未全部进入电池目录

  据统计,在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63款新能源乘用车中,有31家动力电池企业提供配套。分别为:比亚迪、力神电池、北京普莱德、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上海捷新、湖南桑顿、苏州安靠、重庆长安、JohnsonMattheyBatterySystems、大连新源、东莞创明、东莞迈科、多氟多、富奥汽车、广州鹏辉、哈尔滨光宇、惠州亿能、江苏天鹏、山东威能、上海卡耐、深圳比克、苏州威星、天津中聚、星恒电源、远东福斯特、浙江谷神、一汽、中航锂电、中能东道。

  在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新能源乘用车中,所搭载电池企业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车型有48款,占比76%;所搭载电池企业未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车型有15款,占比24%。

  另外,据统计,在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新能源乘用车中,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至少有32款,占比52%;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有9款,占比14%,主要为比亚迪牌的车型;剩余34%的车型搭载的电池为锰酸锂离子电池等其他电池类型。

相关文章

  • 哪些动力电池企业受益第四批车型目录?

    :2016年12月初,业内期盼已久的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 "第四批车型推荐目录 ")终于公布。这离2016年4月初公布的第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已经过去了8个月之久,时间上也到了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

    标签:
  • 多样资本入驻,董明珠、王健林、京东、中集看好银隆钛!

    "这是中国制造走向强国的必然之路。 "--继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确认宣告失败之后,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车梦并没有终止。2016年12月15日,在主题为 "新能源新动能新价值 "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现场,董明珠、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北京燕赵汇金国际投资公司、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拟共同增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 388%的股权。

    标签:
  • 董明珠携万达、京东等优秀资本入股银隆 共同布局新能源发展

    近日董明珠宣称 "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 ",在外界的质疑声中,她以实质性的行动证明,新能源汽车梦并没有终止。12月15日,由科技日报社、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交通报社、中国汽车报社等主办,中集集团、万达集团、京东集团、华融国际、东方国际协办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标签:
  • 携手15年五洲龙与新能源汽车步入新起点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讯:2016年12月09日—11日,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此展会是国内首个以生态城市建设及智能化交通为主题的国际大型综合性展会。

    标签:
  • 银隆扩大“朋友圈”:因为董明珠还是真技术?

    12月15日,由科技日报社、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中国交通报社、中国汽车报社等主办,中集集团、万达集团、京东集团等协办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标签:
  • 新能源车国补将调整:纯电动物流车与三元电池获益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讯,从2015年开始,以新能源汽车超过汽车产销量1 5%为标志,中国电动汽车开始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提高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树立自主品牌是成长期的核心路线。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