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能源要闻
  3. 正文

国家能源局:2045年前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取代传统能源汽车

 2023-01-09 15:00:37  来源:互联网 

国家能源局:2045年前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车

1月6日,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显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ampquot蓝皮书& ampquot)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核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已公开征求意见。

蓝皮书指出,新电力体系是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建设高比例新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为主要任务,以源、网、负荷、储多向协调、灵活互动为有力支撑,以坚强、智能、灵活的电网为枢纽平台,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新时代电力体系。它是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载体。quot双碳& ampquot目标。

新动力系统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智能一体化。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灵活机动是重要支撑,智能集成是基本保障。一起,a & ampquot四合一及。quot构建了新电力系统的框架体系。

为科学部署、有序推进新型电力体系建设,蓝皮书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制定了a & ampquot三步& ampquot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2030年是加速转型期,2030年到2045年是整体形成期,2045年到2060年是巩固提升期。具体来说:

加快过渡期(现在到2030年)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基于中国& amp#039;根据美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们坚持先立后破,计划分步骤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在此期间,各行业能源消费将推进低碳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集中分散开发新能源,引导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新电力系统的发展旨在支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加速清洁低碳转型。

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终端用能领域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新能源跨域融合、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分散的需求响应资源进一步整合,用户灵活调节响应能力提高到5%以上,促进了新能源就近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在电力行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耗能行业,替代& ampquot加快和扩大圈地& ampquot,终端能耗电气化水平提高到35%以上,全力支撑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碳排放尽快见顶。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039;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新能源逐渐成为发电增量的主体。在坚持生态优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积极挖掘藏东南水电、沿海核电等非化石能源资源潜力。坚持新能源集中开发和分布式开发,通过储能配置、电力预测水平提升和智能调度等手段,有效提高可靠替代能力,推动新能源成为增量电力的主体

电力配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在跨省电力资源配置层面,随着沙漠、戈壁、沙漠等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跨省跨区通道规模。在骨干层面,电力系统仍将以交流技术为基础,保持交流同步电网实时平衡的技术形态,国家电网保持以区域同步电网为主体、区域间异步互联的电网格局。在配电网层面,为促进当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满足分布式发电和各类新增负荷的高比例接入需求,配电网的有功特性日益凸显,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从而促进了当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大规模开发储能的多应用场景和多技术路线,重点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的需求。抽水蓄能作为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结合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布局的。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能储能等。共存,重点是系统友好的& ampquot新能源储存和利用。quot电站、基于基地的新型储能、电网侧独立储能、用户侧调峰填谷储能等。并将在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进行大规模的布局和应用,以满足系统日常调整的需求。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源网、负荷存储、智能化的融合发展。数字和智能技术,如& ampquot云的边缘,智能链的边缘& ampquot,逐渐集成并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039;s源网、负载和储能,传统的电力分配模式由部分感知、单向控制和规划向高感知、双向互动、智能高效转变。逐步建成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平衡控制调度体系,源网、负荷、储能协调能力大幅提升。

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学

济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促进新能源发展和高效利用、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各市场主体在安全保供、成本疏导等方面形成责任共担机制,促进源网荷储挖潜增效。

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

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由峰值水平平稳降低,用电需求在2045年前后达到饱和。期间,随着水电、新能源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开发完成,跨省跨区电力流规模进入峰值平台期。新能源发展重点转向增强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和积极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利用,助推全社会各领域的清洁能源替代。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化转型提速,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形成。

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等用户侧优质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灵活互动,用户侧调节能力大幅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逐渐成为主体,助力能源消费低碳转型。

电源低碳、减碳化发展,新能源逐渐成为装机主体电源,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水、核等传统非化石能源受站址资源约束,增速放缓,新能源发展进一步提速,以新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全社会各领域形成新能源可靠替代新局面,新能源成为系统装机主体电源。依托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CCUS等清洁低碳技术的创新突破,加快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步伐。

电网稳步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大电网、分布式智能电网等多种新型电网技术形态融合发展。跨省跨区电力流达到或接近峰值水平,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电网全面柔性化发展,常规直流柔性化改造、柔性交直流输电、直流组网等新型输电技术广泛应用,支撑“大电网”与“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多种电网形态兼容并蓄。同时,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智慧化调控运行体系加快升级,满足分布式发电、储能、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

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满足系统电力供应保障和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需求,提高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以机械储能、热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10小时以上长时储能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实现日以上时间尺度的平衡调节,推动局部电网形态向动态平衡过渡。

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

新型电力系统进入成熟期,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力系统全面建成。实现全社会绿色转型和智慧升级是其核心功能定位,高开放性是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演化、释放更多战略价值潜力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大关键技术取得创新突破,以新能源为电量供给主体的电力资源与其他二次能源融合利用,助力新型能源体系逐步成熟完善。

电力生产和消费关系深刻变革,用户侧与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交通、化工领域绿电制氢、绿电制甲烷、绿电制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范围推广。既消费电能又生产电能的电力用户“产消者”蓬勃涌现,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平衡调节参与力量。

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依托储能技术、虚拟同步机技术、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智慧集控技术等创新突破,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煤电、气电、常规水电等传统电源转型成为系统调节性电源,服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应急保障和备用容量。电力在能源系统中的核心纽带作用充分发挥,通过电转氢、电制燃料等方式与氢能等二次能源融合利用,助力构建多种能源与电能互联互通的能源体系。增强型干热岩发电等颠覆性技术有望实现突破,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热堆—快堆匹配发展局面,核聚变有望进入商业化应用并提供长期稳定安全的清洁能源输出,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低频输电、超导直流输电等新型技术实现突破,支撑网架薄弱地区的新能源开发需求,交直流互联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等形态广泛并存。能源与电力输送协同发展,打造输电—输气一体化的“超导能源管道”,实现能源与电力输送格局变革。

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储电、储热、储气和储氢等多种类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重点发展基于液氢和液氨的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满足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调节和存储需求,保障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运行,解决新能源季节出力不均衡情况下系统长时间尺度平衡调节问题,支撑电力系统实现跨季节的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效率大幅提升。

蓝皮书提出,要着力打造以“锚定一个基本目标,聚焦一条主线引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强化三维创新支撑”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总体架构。以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基本目标,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附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docx

相关文章

  • 国家能源局:2045年前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取代传统能源汽车

    1月6日,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消息显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ampquo蓝皮书&ampquo)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核电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

    标签:
  • 总投资170亿!五个电池新能源产业项目同日在安徽开工

    图片来源:微信官方账号,庐江官方政务新媒体来自庐江官方政府新闻媒体微信官方账号的最新消息,1月7日上午,郭萱&amp#039;年产50吉瓦时电池回收项目、200吉瓦时复合集流体项目、2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提纯项目、#039;年产12万吨改性石

    标签:
  • 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首次召回 2022年召回近109万辆

    蔚来ET5电动汽车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2023年第一批召回公告。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汽车召回部分蔚来ET5电动车。具体来说,日前,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

    标签:
  • 商务部: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和扩大的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政策

    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舒玉亭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以来,中国&amp#039;美国汽车消费市场急剧下滑,商务部会同16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各地积极推出配套措施,包括在汽车限行地区增加增量号牌指

    标签:
  • 「电池保护板测试仪」电池综合测试仪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聊聊电池保护板测试仪,以下6个关于电池保护板测试仪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新能源资讯。本文目录电池综合测试仪是什么?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仪上的字母代表什么意思什么仪器可以检查物品里有电池小

    标签:
  • 应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开启汽车安全监管新模式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应用。试用期内,企业可自愿申请汽车安全沙箱单项技术或技术集成的监管。根据通知,沙盒监管的对象为新技术、新功能或新模式,按照&ampquo共性第一,急需第一&ampqu

    标签:

热门排行

编辑推荐

扫一扫关注最新新能源资讯